】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系统谋划 江苏全方位推动亲商安商
http://www.CRNTT.com   2022-10-14 10:47:58


 
  祗有更开放的产业环境,激起产业生态“一池活水”,才能让越来越多的人才、企业、资本选择江苏、扎根江苏。“未来,要继续通过制度赋能,以改革创新提高非公经济创新活力。”江苏现代服务业智库首席专家张为付建议,出台非公经济发展的扶持措施,增强政策匹配性、协调性、有效性,打破非公经济发展的制度桎梏,以引导非公经济复苏为着力点,创建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企业生态。

  优化公共服务,让“异乡客”变成“本地人”

  “女儿今年该上小学了,入学问题曾经是我最大的心事。”长电科技(宿迁)有限公司设备技术主管朱凯敏告诉记者,2020年他从甘肃天水举家迁到宿迁,成为长电科技的重点引进技术人才。现在,他们一家租住在苏宿工业园区的人才公寓,由于暂未购房,他担忧女儿不能正常入学。

  朱凯敏在岗期间多次实现技术突破,大大提升了焊线机产出效率与良品率。苏宿工业园区领导听闻他的“心事”后非常重视,立即安排相关部门帮助其解决女儿入学难题。“8月下旬,我们一家收到女儿的入学通知,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朱凯敏说,“明年我们也打算在园区购房,以后就是新宿迁人了。”

  优化公共服务,让“异乡客”变成“本地人”,才能吸引更多企业和人才。江苏聚焦教育、医疗、养老、育幼等重点领域,不断提高“民生七有”的供给能力和保障水平,以精准化、高质量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企业发展,变“软环境”为“硬实力”,形成强大“引力场”。

  10月1日,盐城KK-PARK国际街区(盐城中韩国际街区)正式开街。从上世纪90年代初第一家韩资企业落户盐城到现在,30年来,盐城累计批准设立900多个韩资项目,协议注册韩资53.9亿美元。如今,1万多名韩国人在盐城生活,盐城市区分布着100多家韩国特色餐饮、娱乐、购物等场所,韩风国际文化名城、中韩产业园未来科技城等载体加快建设,让盐城成为许多韩国人的“第二故乡”。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