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0月13日电/当前,世界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科技创新呈现许多新变化,创新方式由原来的注重单项突破的线性模式转变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非线性发展模式,企业创新也从单打独斗走向众创、共创、广域协同,大中小企业不再是独立割裂的个体,而是以创新创业为纽带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成为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抓手。
经济参考报发表中关村数字经济产业联盟张贵林、常义、周俊执笔文章,就如何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开展专题调研并形成报告。
各类型企业创新特点与融通动力
文章称,大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从世界范围技术创新的实践看,以世界500强为代表的大企业已经成为世界技术创新的最主要力量。据统计,世界500强企业的研发(R&D)费用占全球R&D费用的65%以上,且还在不断上升。在国际技术转让市场,世界500强占有六成以上份额。全球每年产生的新技术与新工艺中,七成以上为世界500强所拥有。大型企业创新有以下特点:一是与国家战略的高度协同性;二是具有更为持久的技术创新能力;三是具有更为快速的产品转化的能力。
中小企业是科技创新最为活跃的力量。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中小企业必须作出技术创新选择,以技术创新谋求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为中小企业发展带来机会。随着资本密集型产业逐渐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众多中小企业有机会摆脱资本约束向高技术领域迈进。中小企业创新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技术创新的主动性;二是技术创新的快速性;三是技术创新的高效性;四是技术创新的外部依赖性。
大中小企业创新有不同的特点,也面临不同的问题,两者的融通合作可以最大化释放创新效益。如大企业受限于其固有的生态体制机制,往往只擅长渐进式创新或增长式创新。颠覆式创新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强项,中小企业是创新效率最高的群体,是实现技术突破、提供技术来源、以新技术重构产业链的主力。大企业通过双创的形式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由大量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创新的前沿寻找方向和试错,由大企业在后端持续跟进,实现成熟技术的产业化、规模化,从而把巨大的不确定性分散到了更多中小公司,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创新成功率,完全颠覆了以往由大公司主导的风险巨大的项目研发投入方式。中小企业为大企业注入活力,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因此,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既是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壮大的需要,也是大企业保持竞争力的法宝。
大中小企业都存在融通创新的强劲动力。大企业主要出于寻求最低成本条件下的问题解决方案;寻求已被市场培养和验证的人力资源;寻求已经充分试错的战略发展新方向。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大企业是资源的拥有方,中小企业是资源的渴求方。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合作有更强的积极性,主要动力包括:寻求产业资本;借助研发能力;融入供应链体系。
综合来看,科技创新发展既要靠顶天立地的大企业,更离不开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在科技创新占主导的商业情境下,企业的创新模式正从单打独斗走向众创、共创、广域协同,大中小企业不再是独立割裂的个体,而是以创新创业为纽带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资源、共享能力,以数据和资源赋能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在新的产业形态下实现快速迭代,创新成果通过创新链、供应链、数据链回流大企业,为大企业注入活力。
国内外推动企业融通创新的主要做法
文章介绍,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对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塑造产业生态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主要国家都非常重视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制定专门的推进举措推动其发展。
国外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主要政策措施包括:首先,充分发挥高水平中小企业产业链协同创新作用。美国、德国、日本的产业集群和大型跨国公司,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量高水平中小企业在背后做支撑;其次,兴办专业工业园区带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日本、韩国等国家自20世纪60年代起鼓励地方政府与大企业兴办专业性工业园区,并资助相关中小企业进入园区,为中小企业同大企业之间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提供良好条件;再次,多渠道搭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桥梁。组建大中小企业协作组织;建立大中小企业合作管理机构;打造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最后,营造良好的法律和财税等融通发展环境。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都曾专门制定一系列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法规,为大中小企业竞争合作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日本、韩国专门制定财税金融政策,以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