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城市群都市圈加速布局建设。新时代10年,我们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先后规划了19个国家级城市群,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取得显着成效。比如,京津冀在交通一体化、产业转移协作、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都市圈深度融合、广深“双城联动”、大型跨境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方面成果显着;长三角区域在产业链协同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诸多标志性成果;等等。
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基础科学方面,我国学者发表的国际论文数量快速增长,占SCI收录总量的比重由2012年的12%上升到2020年的近24%。创新主体方面,2021年683家中国企业进入全球企业研发投入2500强。重大科技方面,“嫦娥”探月、“海斗”深潜、“北斗”导航以及量子计算等前沿科技领域成果持续涌现,我国自主创新水平不断接近世界前沿。
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
我们党一切奋斗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1949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9.7元,2021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128元,名义增长705.8倍。与此同时,居民消费种类极大丰富,食品方面,肉蛋奶消费量不断增长;衣着方面,实现了从保暖到时尚美观的转变;耐用消费品方面,冰箱、彩电、洗衣机成为家庭“标配”,手机、电脑逐步普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补齐民生保障短板,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
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脱贫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新改建农村公路110万公里,贫困地区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全国行政村通光纤和4G比例达到99%以上。农村人居环境大幅改善,生活垃圾和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从2012年的2.88下降到2021年的2.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