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学者:应持续促中日两国经贸合作
http://www.CRNTT.com   2022-10-06 00:39:31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日本国大使馆商务处公使宋耀明就中日经贸合作进行了回顾与展望。他回顾了中日经贸合作的一些历史轨迹,介绍了日本当前的经济的状况。他表示,今后中日经贸合作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同时乌克兰的局势以及全球的不可预测因素,也会对中日经贸合作的扩大和发展,带来一些不确定因素。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前副所长、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季风表示,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中日经贸关系取得成就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即可归结为中国经济发展决定论。在过去的50年,中日经贸合作特别是双边贸易、双向投资与中国经济的增长率几乎在数字上几乎完全趋同,而且两者存在特别明显的联动关系。半个世纪的历史经验证明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是驱动中日经贸合作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没有中国经济的崛起,那么双边经贸合作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根本无从谈起。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亚洲研究所所长宋志勇针对中日经贸关系对两国利益所起到的作用发表了看法。他认为,五十年来中日关系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当下以美国对华战略转变为主的国际形势的变化对中日关系产生了极大影响。美国对华战略的不断调整,特别是特朗普时期美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领域打压政策以及拜登政府上台后在印太经济框架、芯片联盟和台湾问题上的举动使中国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从总体上来看,宋志勇指出,中日经贸关系发展面临的形势也非常严峻,日本对华的态度呈现出“政冷经热”的两面性:一方面在冷战思维的贯穿下日本始终寻求在亚洲地区的主导权,另一方面日方也希望通过与中国发展经贸合作关系来获取利益,在国际形势影响下日本参与到北约峰会、通过安保法的举动以及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值得警惕。在这种大环境下,宋志勇认为,过去中日之间经贸关系的发展给双方带来了巨大的利益,日本对华投资解决了中国大量的就业问题,同时促进了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进步。他指出,历史经验已经证明了“合则两益,斗则两败”,中日双方在贸易投资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应该通过互补关系来推动两国合作,继续努力建立适应新形势发展的产业链,进一步探索新的合作领域。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汪婉进行了题为《日本产业界对全球价值链重构的预判和应对》的分享。汪婉认为,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五十周年的今天,主要国家出于对经济安全的重视而造成的全球价值链重构是难以避免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日经济合作能够发挥的作用应该成为今后工作的焦点。在她看来,日本产业界认为由美国对华“脱钩”政策和中美技术竞争所导致的全球产业链重构是不可避免的趋势,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为“竞争性共存”战略,其中包含“竞争”、“合作”和“对抗”三个层次,具体体现为通过出口管制和投资审查等加大对华技术限制、由联邦政府主导国内投资以增强产业竞争力、联手盟国和伙伴国来围堵遏制中国三项政策。汪婉指出,在日本产业界看来,由于中国产业基础雄厚,并且拥有巨大国内市场,美国及其盟国与中国全面脱钩既不现实也不可能,日本产业界对此的具体反应表现为:要求政府保持“两个平衡”,即平衡与中美双方的关系、兼顾国家安全与经济活动自由,以此提醒政府确保本国的自主性,不要一味追随美国。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