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1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虚拟”电厂带来“真实”保障
http://www.CRNTT.com   2022-09-20 16:09:15


  中评社北京9月20日电/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面对极端高温天气等导致的用电形势,电力供应亟须解题——

  “虚拟”电厂带来“真实”保障

  提起电厂,很多人会想到这样的场景——火电厂里冒着水蒸气的冷却塔、风电厂中高耸的风机、光伏电站一排排光伏板……但您听说过“虚拟电厂”吗?

  今年夏季,国内多地出现极端高温天气,叠加经济复苏等因素,全国用电负荷快速增长。再看供电端,可再生能源发电在全国电力供应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但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波动性、间歇性较强的问题仍待突破。如何保障稳定的电力供应?虚拟电厂进入人们的视野。

  啥是“虚拟电厂”?

  ——看不见也摸不着,是一套依托于数字信息技术的能源管理系统

  谈及虚拟电厂,可追溯至中国的电力体制改革。

  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国内电力供应实行电力需求侧管理,主要通过行政手段实行计划用电。进入本世纪以来,电力需求侧管理逐步演变为电力需求侧响应,即根据电力市场供需情况调节电力。而电厂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通过调节电力负荷来确保电力稳定。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曾鸣告诉记者,过去,用户用电需求波动时主要靠供应侧调节来平息,而能源结构转型对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当前,中国正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其核心就在于推进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发电。但可再生能源发电大规模幷网带来的不稳定性等问题也较为突出,传统供应侧的调节能力较难平滑风、光发电的波动性。这时候,依托数字化技术平台、不受物理空间限制的虚拟电厂就展现出稳定电力供应的潜力。”曾鸣说。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