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覆盖农业科技研发应用全周期的人才队伍已经连线成网,还需夯实基础,不断提高人才队伍建设质量。
首先,农业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作为“关键少数”,对破解农业科技领域“卡脖子”难题举足轻重,应坚持提前布局与长周期培育。一方面,通过出台专项培育计划、建立战略人才库、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优化科技投入模式等方式,为前沿科技人才长期稳定研发提供支撑。另一方面,推进人才激励机制改革,如完善基于绩效考核的收入分配机制,加大对科技人才的薪酬激励等。
其次,青年科技人才是战略科学家队伍的源头活水,应加快破除制约其成长的因素。在观念上,打破“论资排辈”的刻板印象,给予青年科技人才更多成长信心;在实践中,放手让青年担纲领衔,增加其在承担课题任务、分配科研经费等方面的比重。比如,“神农英才”计划规定,45岁以下科技人才的入选比例不低于20%。
将农业科技落实到田间地头、带动农民增产增收的最后一环还是在广大乡村,应更加重视培育高素质农民和乡村产业带头人。既要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提升基层农技人员素质,着力培育一大批种田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与此同时,推动涉农院校教育与产业需求有效衔接,尝试以定向招生、培养、就业的方式让更多毕业生和技术人员下沉到乡村,帮助农业科技在广袤田野开花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