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3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时代意蕴与实现路径
http://www.CRNTT.com   2022-09-08 08:19:35


  中评社北京9月8日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
  
  美好生活需要的时代内涵
  
  2012年11月15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着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我国长期所处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状况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进入新时代,国家经济实力显着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集中反映了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基础上人民生活需要的升级。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特征
  
  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体现主体的人民性、内容的全面性、品质的美好性。
  
  彰显人民性。人民是发展的主体,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体现全面性。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人民的需要也趋向全面化。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要让人民更多更好享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发展成果,实现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