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网上绽放
http://www.CRNTT.com   2022-09-07 16:28:37


  中评社北京9月7日电/据人民网报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网上绽放 线上民乐奏响丝竹之美

  古筝、二胡、唢呐、古琴、琵琶……如今,打开手机,直播间里,各种民乐表演或悠扬婉转,或激情四射,好不热闹。不只是民族音乐,传统的戏曲、武术、舞蹈、文学等内容,通过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开拓了新的传播空间,吸引了不同年龄层、不同兴趣爱好的受众,实现了破次元、跨界别、跨地域的传播。

  找到“第二舞台”

  曹嘎是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曹家班唢呐第五代传人。许多人认识他,是通过“沛县曹家班唢呐”账号的直播间。

  老话讲“百般乐器,唢呐为王”,唢呐属于双簧管乐器,也是民乐中最难学的乐器之一。曹嘎说,近几年来,受疫情防控、移风易俗等影响,县里唢呐团队线下演出的机会大大减少。今年3月18日,“沛县曹家班唢呐”账号第一次在抖音直播,没想到效果不错。到现在,账号已拥有71万粉丝,直播打赏成了曹家班主要的经济来源。

  更让曹嘎开心的是,通过直播,唢呐这种传统乐器受到更多人喜爱。“现在网上好多人模仿我们吹唢呐,例如有几个大学生在宿舍用纸叠了小喇叭,还用塑料瓶、洗脸盆等作为乐器敲打起来,演奏我们的经典曲目《朝天子》,甚至还有外国朋友学吹唢呐的。”

  不少像曹家班一样的民乐演奏者,在抖音直播等新媒体平台找到了“第二舞台”。据《2022抖音民乐直播数据报告》,过去一年,抖音民乐类直播场次累计超过178万场,时长达233万小时。这相当于在抖音直播每天都有4200场民乐演奏会上演。马头琴、阮、扬琴等较少人了解的乐器,也吸引了一批批新的粉丝。

  今年8月,抖音直播联合中央民族乐团共同发起“DOU有国乐”计划,中央民族乐团百名艺术家将入驻开播,带来百余场线上音乐会,让更多听众有机会在线欣赏丝竹之美。中央民族乐团团长、琵琶演奏家赵聪表示,通过这一活动,大家真切感受到民乐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释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