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8月30日电/据参考消息报道,俄罗斯《论据与事实》周报网站8月24日刊登题为《无忧无虑的陷阱——欧洲如何将自己逼入能源危机》的文章,作者是叶夫根尼·尼克托文科。全文摘编如下:
庞大的欧洲经济体如同一辆换低挡位的汽车,在天然气和石油价格上行的路上艰难爬坡。天然气价格已在不可思议的每千立方米3000美元上试探,石油价格则稳定在每桶100美元左右。当然,已经爆发的能源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与俄罗斯的冲突及紧随其后的对俄能源供应的限制。但欧盟当局也难辞其咎。在出现温室效应的多年里,以固定价格对欧盟进行有保障的供应令他们变得松弛懈怠。欧洲能源市场一度被“绿色议程”占据主导地位,煤炭和核能发电遭到嫌弃,被认为不符合生态保护的高标准。
与此同时,计算不周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未能担负起布鲁塞尔赋予它们的责任。表面上看,去年欧洲38%的发电量来自可再生能源。但其中13%来自早在绿色议程前就已投入使用的水力发电站。风力、太阳能和生物燃料占欧盟总发电量的四分之一。这不少,但这种能源价格昂贵且发电不稳定,经常导致重大项目失利。在一长串破产企业当中,可以举出如下例子:爱迪生太阳能公司(破产时所有资产价值15亿美元,负债160亿美元)和西班牙阿文戈亚公司(沼气发电,负债165亿美元)。
毋庸置疑的是,减少大气中的碳排放量是一个应当得到支持的高尚目标。但是,也许我们不应该把赌注压在尚未经受过考验的生产上,而应在过渡时期使用传统能源作为保障。但在这方面欧盟当局也缺乏远见卓识。眼下,在天然气严重短缺之际,两条大型天然气管道——年输气量550亿立方米的“北溪-2”和年输气量110亿立方米的“马格里布-欧洲”管道——出于种种原因被搁置。此外还有“纳布科”和“南溪”这两个未能落实的项目。
俄罗斯国家能源研究所所长谢尔盖·普拉沃苏多夫解释说:“欧洲的天然气市场从一开始就建立在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气)充当垄断供应商和每个欧洲国家充当垄断买家的基础上。因此欧洲的物价与石油价格挂钩。但后来欧盟决定退出长期合同,俄气在布鲁塞尔的施压下将超过70%的合同转换为按市场价格供应。随着液化天然气的出现,市场变得更加灵活,现在可将大量天然气迅速‘输送’至世界任何地方,亚洲则为购气大声疾呼。该地区变得‘尊贵’,来自天然气生产国的油轮涌入那里,欧洲开始缺气。乌克兰事件和对俄供应的限制产生叠加影响,导致当前每千立方米3000美元的疯狂价格。当然,如果‘纳布科’、‘南溪’和‘北溪-2’等项目得以落实,欧洲的处境将完全不同,会比现在好很多。”
欧洲与莫斯科的天然气合作始于1970年签订的“天然气换管道”协议。按照该协议,德国向苏联提供大直径管道及开发西西伯利亚大型油气田所必要的其他设备。莫斯科则用天然气来买单。这笔买卖对双方都有利,尽管两国在意识形态上存在严重分歧,但合作仍在扩大。欧洲的银行争先恐后地以优惠利率为天然气管道建设提供贷款。上世纪80年代初,天然气就开始通过新的管道运输系统供应。
莫斯科获得了必要的技术和设备,以及每年150亿至200亿美元的稳定外汇收入,而欧洲获得了有保障的天然气供应,以固定价格来应对阿拉伯国家的“能源勒索”。第一份合同是按照现在来看颇为可笑的每千立方米146美元的标准签订的。这曾是自然的经济共生关系,对所有协议参与者都有利。也许我们应当抹去落在旧协议上的灰尘,回忆对抗状态下的谈判技巧,幷尝试恢复互利对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