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
http://www.CRNTT.com   2022-08-24 17:08:22


 

  退休规模在扩大,积极因素也不少

  退休人口增加会带来哪些影响?在许多长期研究人口学的专家看来,有挑战,但不必太过紧张。

  陆杰华说,退休人口增加,意味着全社会需要支付的养老金更多,对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提出更高要求。人口老龄化也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长远影响。此外,不少人注意到劳动力的供给数量近年来有所减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从2012年开始出现下降,年均减少300万以上,预计“十四五”期间还将减少3500万人。

  “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是人口学发展的规律。”原新认为,老龄化趋势无法改变,但这一现象本身不是问题,只有当它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时才是问题。“当前应重视的是如何在老龄化程度加深的同时,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社会可持续发展。”

  虽然退休人群规模在扩大,但综合来看,积极因素也不少。

  ——总体上依然“年富力强”。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在2020年“七人普”数据解读中明确表示,中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8.8亿人,劳动力人口资源仍然充沛;人口平均年龄是38.8岁。

  ——低龄老人数量可观。去年中国的平均预期寿命迈过78岁的门槛,中国确实进入“长寿时代”。而2020年“七人普”数据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60-69岁的低龄老年人口占55.83%,这些低龄老年人大多具有知识、经验、技能的优势,身体状况还可以。

  ——老年人口受教育程度提高。当前及今后退休的老年人,多是改革开放以后进入劳动力市场,受教育水平、工作技能比以往都有较大提升。2020年“七人普”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中,拥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3669万人,占比为13.9%,比10年前提高了4.98个百分点。同时,中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已提高至10.75年。“过去单纯依靠劳动力规模,现在劳动力素质更高了,可以将结构老化的劣势进一步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陆杰华说。

  ——社会产业转型升级加速。一方面,机械化、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大大提升,产业结构升级,“这降低了全社会对体力劳动的依赖,社会就业对年龄的包容性增强了。”原新说。另一方面,退休人群收入水平比以往提高,老年产品和服务消费扩大,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带动老年产业发展。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