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8月22日电/据新华网报道,上海对东海之滨的这片发展热土寄予更大期望。记者从20日上海市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提出,未来将实行更大程度的开放压力测试,在跨境金融、离岸贸易、数字经济等若干重点领域开放上迈出更大步伐。
从2019年8月20日揭牌三年来,临港新片区加快建设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和现代化新城。
目前,《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中的78项任务基本完成,国家、上海市以及临港新片区出台各类政策260余项,形成87个具有代表性和引领性的制度创新案例,其中36个为中国全国首创,基本形成包括投资、贸易、资金等在内的“五自由、一便利”制度型开放体系。
“一司两地”一体化监管方案就是典型的制度创新成果。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是中国商飞公司全资子公司和总装制造中心,是实施大飞机战略的重要载体。上飞公司注册地位于洋山特殊综保区浦东机场南侧区域,拥有浦东和大场两大基地,其中大场基地不在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内。
“一个企业两个基地,分别位于洋山特殊综保区围网内外,监管制度不一样,如何针对它来进行监管,我们之前没有经验。”上海海关自贸处处长万骏说,通过创造性地提出“一司两地”一体化监管方案,上飞公司可以更好开展保税加工、研发、维修等业务,也带动了上下游企业的集聚,在新片区加快形成民用航空产业体系。
“一司两地”一体化监管方案,是临港新片区进行制度创新的生动注脚。成立三年来,临港新片区不断加大压力测试:建设中国唯一的特殊综合保税区,三年累计新增企业1300多家;推动中国首个外商独资整车制造项目投产运行,成立全国首家外资控股的合资理财公司。
高水平开放,为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生态。最近,位于临港新片区的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第100万辆整车缓缓驶下生产线。从电池、汽车芯片到汽车内饰,特斯拉的供应商“朋友圈”遍及中国的长三角地区,上海超级工厂的供应链本土化率已超过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