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8月22日电/中国经济网今日刊发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菲题为《挖掘全渠道消费潜力》的文章,全文如下:
商超百货很大一部分是消费者日常生活的刚需品,种类多、消耗大、消耗快。随着线上消费的渗透率大大提升,传统的零售业态不断升级,商超品类消费日益呈现出覆盖线上线下的全渠道特征。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在疫情影响下,居民出行、线下消费场景受限,即时零售等新消费快速发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商超百货消费向线上转移。
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商超百货业态,在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环境下,能够有效保障百姓的民生所需,为消费者打造更多、更快、更好、更省的消费体验,为实体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创造新路径。但新的商超零售模式对控货能力、仓储能力、履约成本和履约效率要求很高,极大考验着平台与企业的合作水平和综合能力。
因此,对于商超平台和企业来说,从传统刚性供应链升级为一体化数智供应链,就成了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要持续提升线上线下服务能力和效率,重构人货场关系,实现仓储、拣货、交接、配送全链路高效履约,让消费者的购物时效更快、体验更好。
同时,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商品的功能价值,而是对个性化特点感兴趣,消费需求不是无法得到满足,而是未能得到随时随地随心满足。因此,除了要通过不断研发与推广创新产品吸引更多用户关注,还要打通线上线下渠道,优化算法,针对个性化需求实现用户精细化运营,满足消费者深层次所需。
此外,当前的商超百货消费呈现出鲜明的地域差异,无论是全国性的大型商超平台还是区域性的中小型商超企业,都应根据各地消费者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战略布局。如北上广等经济发达地区的线上商超百货消费不仅用户占比高,且人均消费金额也较高,可以针对这一区域的消费者提供更多高品质、消费升级类的产品;而西藏、宁夏、青海等地的用户更偏好传统商超消费模式,可能与西北地区地广人稀有关,需要平台和相关企业加强在这一区域的物流、供应链等基础设施建设。
总之,在商超百货行业快速变化的背景下,充分挖掘全渠道消费潜力,是实现获客增长的必由之路。但不管业态如何改变,消费者对更高性价比、更快速便捷服务的需求亘古不变,平台和企业要紧紧围绕“人”这一核心要素识变、求变、应变,更好满足消费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