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8月11日电/据证券日报报导,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持续落地中。继国家开发银行宁夏分行成功投放全区首笔基础设施基金5500万元,支持银川市燃气管道及设施更新改造项目建设;农业发展银行多家分行陆续投放基础设施基金之后,近日,全国商业银行首笔基础设施基金项目配套融资业务也已落地。
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政策效能仍有较大的释放空间,后续大中型商业银行可更为积极地开展配套融资业务。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重点投向三类项目
近期,多项重磅会议“点题”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为解决重大项目资本金到位难等问题,人民银行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分别设立金融工具,规模共3000亿元,用于补充投资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重大项目资本金、但不超过全部资本金的50%,或为专项债项目资本金搭桥。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使用,释放了通过加大基建投资力度稳定经济增长的信号,同时有利于解决部分基建项目资本金短缺的问题。
人民银行有关司局负责人此前介绍,政策性、开发性银行运用金融工具,重点投向三类项目:一是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明确的五大基础设施重点领域,分别为交通水利能源等网络型基础设施、信息科技物流等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地下管廊等城市基础设施、高标准农田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国家安全基础设施。二是重大科技创新等领域。三是其他可由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资的项目。
记者瞭解到,今年7月下旬,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在取得银保监会批覆后,分别成立基础设施基金有限公司,并完成首批资本金投放。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持续落地,有利于促进投资增长和项目推进,特别是3000亿元金融工具,可推动更多基建项目通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融资,以更好发挥商业银行资金在稳定经济大盘方面的杠杆作用,其撬动规模预计超1万亿元,有望达到1.5万亿元。”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