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8月9日电/21世纪经济报道今日刊发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钟钰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宋莉莉题为《科技赋能国家粮食安全和粮食高质量发展》的社评文章,全文如下:
粮食事关国计民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和供给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愈加扎实。粮食产能稳定提升,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1年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13657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483公斤,远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2022年夏粮生产开局面临严峻挑战,苗情复杂程度多年少有;再加上农资价格持续上涨、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国际农产品供应链风险陡增等因素相互叠加,夺取夏粮丰收实属不易。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背后,是科技创新发挥着日益强劲的支撑作用。我国农业科技事业快速发展,科技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驱动力。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1%,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主要作用体现在:
一是促进粮食产量增加。从推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因素看,大力推广良种、科学施肥、统防统治和推进农业机械化,不断提升单产水平,2021年粮食单产年比2003年增加1468公斤/公顷。2003-2021年,粮食总产增加2.5亿吨,单产提升发挥了65%的贡献。2022年,国家主推100多项实用增产技术支持覆盖生产到收获全过程,持续建设6000多个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推动农业技术到位率达95%以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改善粮食品质。粮安天下,种铸基石。种子是现代农业的“芯片”,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我国一直高度重视育种工作,在培育高品质品种方面成绩斐然,正在由“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2014年以来,陆续启动实施玉米、大豆、水稻、小麦等作物良种联合攻关,选育出吉粳816等一批水稻新品种。目前,我国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了95%,良种覆盖率持续保持在96%以上。特别是有些地方强化与科研院所合作,组建粮食研发中心,推出功能多、品质优、利润高的特色大米体系。比如吉林省柳河县坚持火山台地种植、冷泉水灌溉、太阳能灯灭虫、全程电子化监控,大力发展幼鸭除草、鸭粪肥田的“稻鸭共育”,保障了柳河大米绿色生态品质。
三是促进节本增效。我国加快推广以农机为载体的生产托管服务,培育壮大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切实将小农户引入了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抓紧抓实粮食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突出抓好粮食机收减损,三大主粮机收损失率平均降低1个百分点;集中开展短板机具研发攻关,深入推进农田农艺品种与农机相适应相匹配,进一步强化了农机支撑保障、拓展了农机应用场景;持续实施农机补贴政策,大力推广实用高效农机装备,显着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农业用工成本。2021年,小麦、玉米、水稻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超过97%、90%和85%,农机装备对粮食增产贡献率显着提高。
四是增强防灾减灾能力。高精度监测技术设备有效提升了自然灾害预测预警准确度;科学应急响应机制和综合型应急响应平台极大降低了受灾地区的经济损失;科学精确的灾害损失评估为国家和地方迅速启动救灾应急响应提供了重要依据。近年来,我国大规模组织开展粮食增产模式攻关,带动先进农业技术广泛应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智慧农业,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科技在农业防灾减灾贡献越来越明显。
我国在保障粮食安全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要居安思危,清醒认识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趋势没有改变,结构性矛盾尚未解决。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国际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着增加,粮食安全尤为重要。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科技是粮食安全之基、科技是粮食增产之力。只有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才能最终真正实现科技增产、科技提质、科技降本、科技增效。在这个特殊时期,需要我们把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加快科技与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加快优良种源和高性能农机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依靠科技突破资源环境约束,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