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8月6日电/辛茜的纪实文学《我的青海,我的雪原》(河北教育出版社2022年1月出版)让我走近甚至走进了青海,并随着她的笔触,以及援青人的目光和脚步瞭解了青海。
作者首先向我们展示了青海远在天边。从海拔高度来说,青海难于上青天,是要走“天路”方可到达。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所在,我们的援青干部却一批接着一批,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今天,从北京到上海,再到浙江,不同单位的人形成一股铁流,迈出坚实的步伐,毅然决然走上通往“天路”的青海。
作品写了援青干部克服缺氧带来的失眠等困苦,也不顾天路难行的艰辛,用一颗火热的心去温暖青海雪原,用博爱去拥抱青海人,书写了一个博大的世界。不过,作者并没有一味写援青人的奉献,而是写出了他们的快乐,更写出了青海人的奉献与感恩,这是一个心灵相通和同感共鸣的生命乐章。
用生命镌刻援青群体,是本书的一大亮点。作者写出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援青人形象,像张君华、陆爱珍这两位女性被描绘和刻画得光彩照人:一个以母性之爱将博爱传达出去,以细如发丝的春风暖意留存在人们心间;一个以聪明智慧与果敢有力支撑起脱贫攻坚的企业。细读全书,一个个援青人活灵活现于眼前,令人难忘。本书还注重群像塑造,作者以极大耐心、饱含感情,又有丰沛的同理心与情感共鸣写援青人的群体。他们的职业有别、来处各异、年龄不等,但都有一颗火热的心,有着甘于奉献、敢于牺牲的精神,实现了生命与精神的脱胎换骨、心理与灵魂的自我超越。
要想成功塑造人物个体和群体并非易事,除了有广度、高度、深度,还要有境界,有不同于他人的品质与品位。辛茜写出了平凡与不平凡的关系,也写出了得与失、苦与乐、奉献与感恩的辩证性,更以真实有力的细节打动人心。作品写道:“援青十多年,北京的援青干部早已转变了观念,来玉树不是帮扶,是来报恩。”因为青海人全力以赴守住清洁水源,为内地与祖国奉献自我。作品还有几个细节:一个是帮扶的学生家长来看张君华,他“一只手提着一小包蕨麻,一只手从怀里掏出一卷卫生纸硬是塞给她。她一打开,里面包着十根虫草,张君华心中一酸,泪眼婆娑,对索南旺德的父亲说:‘这一小包蕨麻我收下,这十根虫草,你一定带回去。’”还有,上海援青干部的妻子开始不同意丈夫援青,但经过劝说特别是将心比心讲道理,妻子终于同意并表示扛起家中所有的重担。2018年初冬,扶青干部倪斌带队下乡检查,一辆车冰冻打滑,溜出路基,直奔山谷,就在大家魂飞魄散与惊恐万状时,一块横向的巨石挡住了车辆。这些细节既有助于烘托气氛,又有利于刻画人物,能产生巨大的心灵震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