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用强有力监督筑牢粮食安全防线
http://www.CRNTT.com   2022-07-14 11:15:46


 
  深入查找腐败问题背后体制机制原因

  通过深入分析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例可以发现,当前粮食购销领域既有基层单位党的领导弱化虚化问题,也有粮食系统管理体制和购销运行机制不健全的问题,更有主管部门监管失位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

  基层党政同责方面。基层一些责任制考核流于形式,管“粮”领导只挂帅不出征,存在党政同责不同力现象,导致基层单位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有的政治站位不高,大局观、发展观有偏差,认为粮食工作对地方经济发展影响有限,不认真对待,没有从粮食安全事关党和国家根基 “国之大者”来严格抓落实。有的风险意识不强,认为手中有钱、粮库有粮就行,对粮食是国家安全战略物资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粮食系统存在的安全风险、腐败行为缺乏防范意识,对粮食安全基础性工作不重视、不研究、不投入、不落实。

  系统管理体制方面。当前,大多数市县粮食主管部门并入当地发改、经信、商务等单位,少数粮储公司隶属国资、财政部门管理,粮食系统上下联动、一体协同的能力较弱。一些粮食主管部门工作满足于完成下达的粮食储备任务,主管和监督的职能并未全面发挥。此外,政府储备调节作用发挥不充分,一些国有收储企业背离“储为所需、储为所用”原则,只求完成储备规模任务,市场价格低迷时对超过收购任务外的粮食一律不要,市场价格走高时却为完成收购任务四处抢购。

  购销运行机制方面。一方面,粮食购销链条长、环节多,发改、粮食、财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分口管理,如果缺乏科学统筹,就不能形成齐抓共管的有利局面。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均设有粮食安全议事协调机构,但从基层实际情况看,人员配置、组织保障明显不足,统筹协调粮食安全重大事项作用发挥有限。从主管部门监管方面看,粮食系统具备执法资格工作人员明显不足,主管部门监管触角难以有效延伸到基层。一些市县粮食主管部门从粮储公司抽调人员参与监督执法,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管理宽、松、软,存在监管缺失缺位问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