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贬不一的安倍
安倍任内最著名的政治遗产之一就是“安倍经济学”。2012年二次出任首相之后,安倍颁布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希望提振日本长期低迷的经济。他推出了被称为“安倍经济学”的三支箭策略,即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紧缩的财政政策以及促进民间投资的结构性改革政策。
“安倍经济学”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日本经济,让日本摆脱经济近乎停滞和持续通缩的局面。2012年,日本GDP出现了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的首次持续正增长。但是,由于通胀目标迟迟未能实现、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日本经济增速自2018年开始放缓。此后,新冠疫情、俄乌冲突的多重冲击让日本经济再次遭遇重击。也有人质疑,“安倍经济学”是否真的发挥了作用。
而在王新生看来,安倍政权最大的政治遗产是推动确立首相官邸主导型决策过程的体制。他指出,战后日本的决策过程经历过三次比较大的变化,从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官僚主导型,转变为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执政党主导型,进入21世纪后则逐渐转向首相官邸主导型,即首相在决策过程中起到主导性作用,整个政治舞台以首相官邸为中心。
安倍在任期间推动行政改革,弱化行政机构的权限,从而增加首相的影响力。此外,赋予首相政策立案权限,强化内阁官房的作用。“安倍打造了一个强势领导人的制度设计,这对于他本人的执政是有利的。但对于不够强势的继任者而言,这反而是一种桎梏,导致政权难以持久”。
陈洋则认为,安倍晋三在外交方面的遗产更加突出。“长久以来,日本都只是一个经济大国而非政治大国,但安倍成功提振了日本在国际社会的存在感和影响力。”陈洋称,如通过举办G7、G20等国际峰会,提升日本国际影响力;与中方一起推动双边关系进入“化竞争为协调”的“新时代”,同时与美国和俄罗斯保持相对稳定的关系等。
安倍还积极推动多边贸易的发展。在美国政府于2017年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后,安倍主导签署了“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机制,目前这一机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然而,作为日本右翼保守势力代表的安倍晋三,也导致日本近年来不断朝着右倾保守化的趋势演进。陈洋称,安倍经常发表否定侵略历史、否定慰安妇问题的言论,并高调参拜供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推动日本右翼保守势力气焰不断高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