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守护网络安全
当前,人工智能、区块链、5G/6G、卫星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等新技术新应用百花齐放,不断带来新的安全风险的同时,也在推动防护技术不断更新。
从安全趋势发展看,隐私计算作为重要的底层技术近年来备受关注。范渊介绍,隐私计算技术以“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的方式,对多方数据进行模型计算,让数据价值有效流通,有效保障数据要素流通安全、可信、可控、可管、可溯。
李凤华表示,在泛在互联环境下,数字资源得到广泛挖掘。但与此同时,终端App泛在采集、AI大数据杀熟等,都是隐私数据面临的挑战。“我们要着重解决隐私感知的动态度量和量化指标,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自动化,着重对侵权行为进行审计判定、追根溯源;还要正确区分隐私计算、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技术内涵,不做盲目包装。”
5G融合场景下如何保障公共系统安全?“5G时代的黑客技术不断迭代,高级‘网络武器’对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军工设施不断发起攻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尼认为,我们必须对5G融合风控发展问题进行梳理,通过构建5G融合场景下工控系统深度防御与安全处置体系,突破工控系统一体化安全协同防护关键技术。
针对当前时常出现的僵尸网络,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高级工程师徐剑提到,僵尸网络获利手段包括DDoS攻击(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挖矿、垃圾邮件等。对于安全机构来说,应该根据僵尸网络传播特征,在漏洞利用、安装植入、攻击实施等多个阶段,建立异常监测技术模型,发现已知和未知僵尸网络传播链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