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香港青年说:苏畅谈青年的融合机遇
http://www.CRNTT.com   2022-07-08 00:13:57


全国青联委员、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清华大学政治学博士苏畅(受访者供图)
 
  以战略思维谋划未来 香港定可再创辉煌。

  中评社记者:骆惠宁主任曾表示,香港的未来充满希望,关键是要有坚定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历史自觉。回顾总结香港回归25年来的历程经验,您认为香港曾错失了哪些重要机遇?您认为,香港未来应该如何更好地把握国家发展机遇?
  
  苏畅:一方面,香港回归25年来错失了与内地融合发展的机遇,尤其是回归初期错失了粤港深度合作的机会,结果令香港的发展停滞不前。另一方面,我觉得有一件事情也令人感到非常遗憾,就是当时2012年的“反国教风波”。香港回归后,一直没有进行“去殖民化”教育,导致不少市民尤其青少年缺乏国民意识,身份认同模糊,部份港人更有严重的“恋殖”心态。因此,国民教育成为“去殖民化”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香港人身份认同的主动塑造与被动建构的重中之重。令人感到惋惜的是,当时社会反对德育及国民教育科的争议持续升温,特区政府最终在民意压力下宣布搁置“国民教育科”,这场社会运动进一步推动了青年人的政治参与,尤其投身于以“反政府”为导向的社会运动之中,开启了香港青年主导政治抗争的战场。如同“蝴蝶效应”一般,为后面的社会动荡埋下隐患。

  总的来说,由于香港实在过于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包括国际政治格局、全球经济形势等等。因此,香港亦尤其须具备坚定的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历史自觉性,而非任由外部因素左右香港发展的道路,左右了与祖国命运休戚与共的连结。

  我认为,香港未来可以从三个方面更好地把握国家发展机遇,包括:积极主动对接“十四五”规划、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其中,香港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四个核心引擎城市之一,理应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及更显着的影响力,抓住国家快速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深度参与到大湾区的建设当中,这既有助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更可凭藉分享自身经验,按照“国家所需”发挥“香港所长”,在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战略中扮演更积极的桥梁和窗口作用,透过区域协同合作促进大湾区整体发展。

  中评社记者:在疫情等诸多因素影响下,有不少舆论担心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您认为在国家“双循环”战略中,香港可以如何发挥独特优势? 

  苏畅:随着“双循环”新发展战略的推进,扮演“超级联系人”角色的香港在“新时代”下被赋予了新功能和新任务。香港作为大湾区的核心城市,是“双循环”的重要枢纽,需要肩负起内地企业“走出去”的重要任务。

  首先,面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且经历了2019年的“反修例风波”,香港仍然能够保持金融体系平稳有序运行,其实也证明了不少投资者和企业依然对本港的投资环境抱有信心,非常认可本港的金融体系。其次,香港拥有丰富的国际交流经验,可以作为各类人员、资讯、技术的融通平台,成为各类资源的交汇中心,为国外国内“双循环”发展提供综合性的系统支撑。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