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青海西宁:建强党建堡垒
http://www.CRNTT.com   2022-06-21 20:02:12


 

  而在湟中区“隔壁”的西宁市湟源县,小高陵村的村民们在村“两委”班子的带动下,把教育培训、乡村旅游结合到一起,把党性教育基地建到了村里。曾经山穷、地穷、人穷的“三穷”村落,正在这里几十年奋斗历程中产生的“敢为人先,实干善成”红色精神照耀下焕发新生机。

  “那时的小高陵就是春天无雨来下种,夏天洪水遍地冲,秋天打碾一场空,愁吃愁穿难过冬。”小高陵村原党总支副书记王金龙嘴里念的顺口溜就是当时小高岭村的真实情况,山高沟深,水和肥料全跑了,庄稼活不了。

  但村民们没有放弃,栽树蓄水保土,向水平梯田要粮食,上世纪70年代,小高陵党支部正式向这片穷山恶土“宣战”。小高陵层层梯田连九霄的壮美景色就此诞生。

  时间进入21世纪。劳动力转移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小高陵村七成劳动力外出务工。旧有的路走不通了,怎么办?“我们治山造林几十年,红色传统全省都知道,为什么不能把这变成我们的支柱产业?”王金龙心里有了打算。小高陵罗尔干阳坡上,一座红色旅游培训教育基地破土动工。

  2018年9月,小高陵党性教育基地正式对外开放,目前已经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红色加油站”。基地运行以来,已经有1135期近11.95万党员干部参加培训,带动周边14个村累计分红57.8万元,提供300多个灵活就业岗位。

  从大通东至沟到湟中李家山再到湟源小高陵,西宁各地的村民们也见证了往日穷山村从富起来再到今天逐渐强起来的蝶变,致富路必将走得更稳更宽更远。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