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汪毅夫:清代班兵制与福建戍台将士
http://www.CRNTT.com   2022-06-06 00:28:41


汪毅夫(来源:中评社资料图)
  中评社北京6月6日电(作者 汪毅夫)连横《台湾通史》记:“清人得台,改设府县。调兵分防,以总兵一员,驻府治;水师副将一员,驻安平;陆路参将二员,分驻诸、凤;兵八千名。澎湖水师副将一员,兵二千名。皆调自福建各营,三年一换,谓之班兵”。我们知道,“召募土著”是清代地方军队(俗称绿营)的组建原则。然而,清代在台湾实行的却是班兵制:兵“皆调自福建各营,三年一换,谓之班兵”。我们读《清实录》,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有谕:“进剿台湾官兵,冲冒险阻,远涉波涛,效力甚久。今海逆方平,即行裁去,实属可悯,理应存留”。由此可知,施琅统帅的福建水师“进剿台湾官兵”,是清代首批福建戍台将士;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先后有“闽省各营官弁前调防台湾、澎湖”、“兵丁换班之船”等语,由此可知,其时已经实行班兵制有年;清康熙六十年(1721),有谕:“至驻扎之兵,不可令台湾人顶补,俱将内地人顶补。兵丁妻子,无令带往。三年一换。每年自京派出御史一员,前往台湾巡查”,由此又可知,其时班兵制已经成为厉行的制度。康熙帝实行台湾班兵制的用意,正如清代台湾名人陈震曜所指出的:“各省兵丁,俱属土著之人。惟台湾开辟之初,户口仅数十万,沃野千里,民愿为农。彼时招募土著之兵,亦无有应之者。加以郑氏甫平,续有小丑,恐土著在伍,有通匪之虞。此当时调遣内地班兵戍台之深意也”。陈震曜是台湾嘉义县人,清嘉庆十五年(1810)优贡。

  从康熙二十三年(1684)到光绪二十一年(1895)的200余年间,每三年就有一批成千上万的福建将土跨海戍守台湾,厥功甚伟。福建戍台将士中有许多人为抵御外敌、平定内乱献出生命,也有许多人因疫病失去生命。在台湾、在福建迄今留存多处福建戍台将士义冢和藏骨塔。例如,位于福建闽安的“戍台故兵义冢”,安葬135位福建戍台将士的遗骸。他们是福建闽安协左、右营(汪按,清代绿营分镇、协、营、汛等单位)将士,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随钦差大臣沈葆桢渡海戍台,为台湾防务等事务战死或病死。清廷后来准许班兵“年愈四十无子者”搬眷随军(刘良璧:乾隆《重修福建台湾府志》),又许兵丁就地娶亲(余文仪:乾隆《续修台湾府志》,该书所录《恤赏条例》规定:“兵丁娶妻及子女婚嫁,各赏银三两”)。据台湾学者报告,有些退役班兵遂因家口在台而定居焉,其后裔有以“提标”为祖籍地、以“提标祖”为神明者(汪按,清代总兵及总兵以上官员率领的绿营兵称标兵,故有督标、抚标、提标和镇标等称)。

  附带言之,清代科举制度规定,各省乡试每三年凡一举,台湾秀才若有意考取举人,须到福建省会福州参加乡试。于是,每三年就有一批数百上千的台湾秀才到福建,科举制度成为闽、台人员交流的固定管道。清代班兵制亦然。试想,每三年就有一批文人从台湾到福州、又有一批武人从福建各营到台湾,这是多么闹热(闽南语,热闹也)的历史情景!

  (作者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讲座教授、全国台湾研究会会长)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