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我国已成为全球海运连接度最高、货物贸易额最大的经济体,依托强大的港口群,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位居全球第一。
秉承命运共同体理念,交通行业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推动设施联通。中欧班列、丝路海运、中欧陆海快线、空中丝绸之路极大便利了国际运输,“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目前,中欧班列通达23个欧洲国家,国际道路运输合作范围拓展至19个国家,水路国际运输航线覆盖100多个国家,国内航空公司经营国际定期航班通航44个国家的75个城市。
今年以来,尽管受到多点散发疫情影响,但我国交通领域投资仍然保持稳定。今年1月份至4月份,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7295亿元,同比增长7.3%;全国铁路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74.6亿元,同比增长0.6%。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局长吴春耕表示,我国建成了名副其实的交通大国,正开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新征程。
科技和治理水平得到提升
今年4月21日,在济南至郑州高铁濮阳至郑州段成功实现明线上单列时速435公里、相对交会时速达870公里,创造了高铁动车组列车明线和隧道交会速度世界纪录;5月13日,京广高铁建设安全标准示范线取得重大成果,京武段拉通试验圆满成功;6月20日起,北京至武汉将率先常态化按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营。
高铁是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铁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技术、装备、建设和运营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重载铁路、高原高寒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以高铁为代表,我国交通运输科技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