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5月30日电/据新华网报道,如今已遍布全国的科特派发源于闽北。科特派既是一项制度也是一群人,20多年来,在“高位嫁接,人才下沉”制度安排下,科技特派员成为福建田间地头一个个特殊而又亲切地称谓:“榛仙”“菇王”“葡萄仙”“财神爷”……他们“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在山海林田间“种科技”,写就“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注脚。
发端20多年来,这一制度在福建经不断总结完善巩固和坚持,先后把6万余名科技人才源源不断输往农村和车间,“星星之火”变成“燎原”之势。20余年如一日,当下在福建,科特派制度内容常新,科技特派员们热情不减、精神勃发,争相前往八闽大地最需要的地方,创造属于自己的荣誉和“传说”。
农业科技“种子”唤醒土地生产力
“有的果树必须剪去老叶才会抽新芽,那时农民不知道,舍不得剪就提高不了产量,还影响柑橘质量。”被乡亲们亲切称为“吴博士”“一号特派员”的吴敬才,对20多年前的场景仍记忆犹新。
时值1998年,当年的闽北南平市遭遇罕见大洪灾,农业损失严重。作为以粮为主的农业大市,彼时当地还面临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和粗放农业转型的困境。农业农村何去何从,转型从哪里突破,是南平的干部必须回答的问题。
这一年,南平市干部展开“驻村三昼夜”“千人大调研”,农村科技服务“线断、网破、人散”的现实和农民对农业科技的渴求,让南平市决定选派农业科技人员下乡服务。
同年12月,刚从德国进修回国的吴敬才被派驻到延平区溪后村,成为科特派制度的先试先行者。“那时农民对品种认识不全面,种植技术不成熟导致品质不佳,柑橘难卖。”吴敬才说,下乡后,他向村民介绍引进脐橙,又到果园里指导科学嫁接、修剪、防害等,受到群众热烈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