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财政法”规定,国家财政支出必须以公债、借款之外的财政收入作为财源。基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观点,补充规定中只认可发行“建设国债”用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若要通过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必须另行制定“赤字国债”的特别法案。
依据安倍的观点,防卫费所购置的设施和装备也能够留给下一代,所以可以和“建设国债”一样设立“防卫国债”。这无疑是对日本财政法提出挑战,并非易事。
据共同社报道,财政制度等审议会在4月20日的会议上表示,倘若通过发行国债来填补防卫费增额部分,一旦发生突发事态,利率将上升,财政状况会更加窘迫。此外,假使要通过增税等增加国民负担的方法扩充财政,也应该经过深入讨论。“只有国民的生活、经济、金融稳定,国家才能发挥防卫力。”
财务省和防卫省打起了攻防战,实际上双方在防卫支出上的矛盾早已存在,甚至涉及到防卫装备的购置。
只买必要防卫装备?
日本财务省今年4月发布预算审议参考文件,其中在防卫领域表明,鉴于现在严峻的财政状况,有必要检证自卫队的装备体系是否符合现实,需要向国家说明所采购防卫装备的必要性。
财务省文件指出,以坦克为例,俄乌冲突中大量坦克被反坦克导弹摧毁,相比之下,反坦克导弹是成本更低的装备,性价比更高。一石击起千层浪,许多日本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批评财务省“不懂军事”。
事实上,从装备采购角度来看,这部分预算带有强烈的“讨好美国”色彩。共同社报道称,日本防卫省在考虑“国家安全上的必要性和性价比”之后,曾决定停止引进美国“全球鹰”无人机,但决策随后被推翻。日美双方消息人士表示,原因是“过度顾及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而这意味着,除采购无人机机体所需的613亿日元之外,还需要巨额运维费用。
《朝日新闻》2020年6月曾以“爆买美国武器,日本自卫队的装备体系变得畸形”为题发文指出,美国依据“对外有偿军事援助(FMS)”制度向日本出售大量武器,但这并不是“援助”,实际上费用由日方全额负担。
在日本2022年度初始预算案中,防卫预算中的“后年度负担”总额超过5.8万亿日元,再次刷新纪录。日本政府在购买战斗机、导弹等高价武器时,分几个年度支付费用,第二年度之后的费用被称为“后年度负担”。随着武器进口的增加,每年的“后年度负担”都在膨胀。
日本庆应大学经济学教授土居丈朗撰文表示,若仅从扩大规模出发进行防卫力整备,容易购入低性价比的防卫装备,而且即使装备到位,若人员配置不齐,也很难投入实用。因此,重要的不是防卫费扩充,而是实现高效的防卫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