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财政收入做“减法” 市场主体添活力
http://www.CRNTT.com   2022-05-19 09:33:52


 

  石英华表示,今年以来,专项债发行和使用加快,在带动扩大有效投资、有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为了确保基层‘三保’,中央财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推动财力下沉,为地方财政部门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提供了财力保障,确保助企纾困的积极财政政策的精准有效实施。”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马海涛说。

  罗志恒认为,当前地方财政收入下滑、刚性支出不减。目前,针对大规模留抵退税带来的地方财政收入下降,财政部在按现行税制负担50%退税资金的基础上,新增1.2万亿元转移支付资金支持基层落实退税减税降费和保就业保基本民生。

  财政政策要更加注重精准,注重效能提升

  从1—4月份财政收支数据看,今年的财政政策重力度、进度、效度,政策红利在尽早尽快释放,促经济企稳回升。

  “一系列稳字当头的政策安排、更加高效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为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奠定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叠加内外部的多重风险,经济恢复动能不稳,经济发展短期内仍面临较大困难。”石英华认为,接下来,财政政策在加大力度、提前进度之外,注重政策效度。通过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小微企业纾困、科技创新,实施新的更大力度减税降费;通过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对基本民生、对重点领域、对地方特别是基层的财力保障。通过统筹财政资源,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加强与货币政策等协调,提升政策效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俏彬认为,我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变,财政稳定运行的基础也没有变。一是4月末,中央国库库款余额为4.94万亿元,地方国库库款为4.56万亿元,均处于历史高位。二是我国财政赤字率长期保持安全水平以内,2022年计划的财政赤字率仅为2.8%。三是截至2020年末,政府债务水平的负债率指标是45.8%,低于国际通行的60%警戒线,也低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水平,风险总体可控。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