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美国“印太经济框架”是什么货色?
http://www.CRNTT.com   2022-03-19 08:10:26


  中评社北京3月19日电/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美国白宫日前发布题为《美国印太战略》的报告,全面阐述美国对印太地区形势、“中国挑战”等问题的看法。除了加大力度巩固外交军事“小圈子”外,美国又抛出所谓“印太经济框架”,声称要建立“一个适应21世纪要求的多边伙伴关系”。2021年10月,美国总统拜登以视频方式出席东亚峰会时,提出了“印太经济框架”的概念。此后,美国多位高官频频利用各种场合为“印太经济框架”造势。

  “印太经济框架”的内容是什么?美国有何目的?“印太经济框架”与一般自贸协定有何本质区别?其实施前景如何?围绕上述问题,记者对话三位国际问题专家,进行分析解读。

  

  “印太经济框架”的内容和特点是什么?美国的目的有哪些?

  《美国印太战略》指出,“印太经济框架”旨在促进高标准贸易,管理数字经济,提高供应链弹性和安全性,促进透明、高标准基础设施投资,并建立数字连接等。据彭博社等外媒此前报道,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曾表示,这一“新型经济框架”还包括协调出口管制,以“限制向中国出口‘敏感’产品”。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则公开宣称,“印太经济框架”是“独立于中国的安排”。

  陈晓晨:从《美国印太战略》的内容来看,“领导构建印太经济框架”是美国“印太行动计划”10项核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排序上仅次于政治外交相关的安排,凸显其重要地位。

  “印太经济框架”将成为美国主导下的经济“小集团”。它有几个明显的特征:一是意识形态先行,具有明显的价值观色彩;二是针对性强,明确将中国排除在外;三是封闭性和排他性强,成员将会是美国“精心选择”的;四是约束贸易本身,鼓吹在供应链上与中国“脱钩”。

  近年来,美国对外贸易政策既有一贯性,又有明显的转向。一直以来,美国都有强调规则标准先行的传统,且以本国利益为中心。同时应注意到,与以往用所谓“高门槛”“高标准”“严规则”进行排他不同,如今美国政府的贸易政策带有明显的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色彩,排他性更强、更直接,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对抗性。

  张茉楠:“印太经济框架”目前仍停留在概念和初步谋划阶段。综合各方信息来看,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美国高度关注供应链问题,“印太经济框架”对此也有涉及,但带有明显的对华“量身定制”色彩。印太地区是全球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中国与印太主要国家都保持着密切的经贸联系,在地区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希望借助“印太经济框架”与中国“脱钩”,并在现有条件下吸纳更多经贸伙伴,寻找供应链替代方,更要拉拢其他国家形成对中国的“合围”,将中国排除出地区贸易体系。

  “印太经济框架”很大程度上已经是一个地缘经济概念了,它与美国现行的“印太战略”完全契合、互为补充。美国希望借“印太经济框架”补足“印太战略”缺乏经济支柱的短板,既握“军事大棒”,又挥“经济大棒”。

  王晓鹏:美国提出“印太经济框架”有三重目的。

  从宏观角度来看,美国欲借“印太经济框架”之名,深度整合印太地区盟友、伙伴关系,形成一个“新经济宗藩体系”,确保各国与美国战略步调一致,是其推动美式全球治理的关键步骤。从中观角度来看,“印太经济框架”是美国“印太战略”在经济领域的重要补充,是美国主导“全球供应链重组”的重要着力点,“去中国化”痕迹明显。从微观角度来看,“印太经济框架”尽管提及贸易投资便利化、数字经济与数字贸易、基础设施合作、供应链与绿色经济等议题,但其根本目的还是利用机制的叠加挖各国经济的墙脚,满足美国一国的经贸需求。

  整体来看,“印太经济框架”充分暴露美国“多边主义”外衣下的单边主义与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取向及行为惯性。

  “印太经济框架”是自贸协定吗?将对地区贸易自由化产生哪些影响?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曾表示,美国不会重返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但计划与印太地区国家就“印太经济框架”正式展开谈判,并强调将以“一种超越传统贸易协定的方式”加强同地区盟友的关系。《华尔街日报》援引分析人士观点称,预计美国不会向贸易伙伴提供关税削减和其他传统的市场开放工具。没有市场准入措施,这一框架可能会成为“美国及其富裕盟友的又一个俱乐部”。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