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春耕正当时 行业加速探索大数据赋能农业
http://www.CRNTT.com   2022-03-18 16:13:42


  中评社北京3月18日电/据人民网报道,当前,春耕春播进展顺利,越来越多的机械化设备在田间地头大展身手,成为农业生产的生力军。近年来,随着高空间、时间和光谱分辨率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检测技术已成为指导农业种植、保障粮食安全的“千里眼”。

  “简单来讲,遥感技术就是把摄像头搬到天上去。”北京佳格天地科技有限公司CEO张弓表示,农业生产的关键节点包括春天播种、出苗以及起初生长等情况。据了解,佳格天地近期面向全国上线了“春播稳产大数据决策指挥平台”。该平台融合了卫星遥感、气象等多类数据,旨在从播种适宜区分布、气象风险预警、作物长势监测几方面为粮食及油料作物的生产提供数据支持与服务,从而助力保障粮食安全。

  2021年2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农村遥感卫星等天基设施。发展智慧农业,建立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完善农业气象综合监测网络,提升农业气象灾害防范能力。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刘焕军表示,遥感技术可以客观、准确、及时地提供作物的生态环境和作物生长的各种信息,它是精确获得田间数据的重要来源,应用于作物的长势监测、灾害监测、精准管理。

  在张弓看来,遥感技术不仅解决了土地在哪儿的问题,更能直观体现土地上种植了哪些作物。通过数据分析,耕地面积和使用率,作物品种和生长情况将为有关部门提供制定政策的有效依据。也体现了中国正从相对粗放的农业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的过程。

  “相较于西方一些农业大国,我国部分地区的地块较为分散,如何将破碎化的耕地进行集约化管理,其中就需要遥感技术的助力。”张弓说。

  科技赋能,粮食丰收更有底气。春耕一线,农技推广人员进村入户,新品种、新农艺落地,广袤田畴,平田整地用上北斗导航,打药施肥用上无人机。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1%,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为粮食生产注入源源动力。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