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3月15日电/2022年伊始,中国外部纷扰加剧。从供给端来看,全球初级原材料价格仍处于高位,原油、天然气等大宗商品价格飙升,给全球经济在后疫情时期的复苏蒙上了阴影;从需求端来看,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发达经济体物价指数屡创新高,新兴经济体收入增长缓慢,全球消费不畅。在外部波动的压力下,中国应以前所未有的战略定力,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基本框架下深化改革,全面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规划进入纵深发展奠定基础。
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展望
中国网发表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联储证券董事兼首席经济学家李全文章表示,全球经济在开年以来承受着复苏放缓甚至下行的压力。各国特别是主要发达国家在疫情后的刺激政策叠加供给不足等诱因,导致全球性通货膨胀的预期加剧。美国CPI延续自去年年中以来就呈快速增长趋势,1月份同比增长7.5%,创下四十年来新高。目前欧元区通胀指标也已超过5%。且随着俄乌冲突,全球扰动因素加剧,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类价格持续上涨,这种趋势若继续下去,则有可能导致全球通胀预期的目标再次被提高。
在此背景下,美欧央行此前均已开始缩减购债规模,年内美联储多次加息或将成为大概率事件,欧洲央行加息时间也有可能提前至年内。但是,如果美欧等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整体转向,则会对全球尤其是新兴经济体的货币政策造成压力,并将给全球经济的复苏预期蒙上阴影。
我们同时还需要关注全球治理体系面临的压力。近年来区域冲突不断,其背后是全球壁垒的抬高,以及对国际贸易、金融的抑制增加。随着多边贸易受阻,区域贸易和金融合作有强化的需求。但随着区域争端迭起,全球供应链的压力越来越趋于显着。同时,国际货币体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近日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SWIFT) 国际结算系统表示,准备在未来几天实施西方国家针对俄罗斯某些银行的新措施。此前,美国和欧盟、英国及加拿大等国发表联合声明,宣布禁止俄罗斯的几家主要银行使用SWIFT国际结算系统,以作为针对俄罗斯的最新制裁手段。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称,这将阻止这些银行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大部分金融交易,并有效地阻止俄罗斯的进出口。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相关制裁得以实施,将会对全球货币体系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