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新华社 |
中评社北京3月7日电/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21年3月4日,北京市昌平区一个创业孵化器内,科普短视频节目“柴知道”制作团队正在电脑前工作。这个90后团队在多个平台上拥有数百万粉丝。目前,视频自媒体博主等灵活就业的新职业受到许多年轻人的青睐,他们的权益如何保障也是两会关注的话题。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3月5日,国新办就政府工作报告有关情况举行吹风会。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向东表示,灵活就业是重要的就业渠道。随着劳动者择业观念变化、企业用工方式多样,特别是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我国灵活就业不断增加,规模约2亿人。灵活就业为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创造了就业机会,同时对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近来,越来越多年轻人成为“灵活就业”的探索者。他们在选择大学毕业后的职业路径,或者调整职业生涯的方向时,不再局限于常规的“体制内”“互联网大厂”等,而是开疆辟土,成为一批新职业从业者:网文作者、UP主、播客主播、“剧本杀”编剧……
这一届不用打卡上班的“新职业”从业者,正在过着怎样的生活?“灵活就业”如何才能长远发展?
年轻人为自己量身定做一种生活方式
“新的技术开发,给我们解决就业问题展开了新空间。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高科技……扩大了我们就业的空间,增强我们生存的能力。”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副主席白庚胜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育学院副教授高艶认为,上一代人的就业状态是“人去适应和匹配工作岗位”,可以在一家单位、一个工种干一辈子,而这种“就业匹配论”已经不太适应当下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