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稳定的三个视角
文章指出,理解“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需要具有全局观和系统性思维,综合考虑长期与短期、总体与行业、全国与区域的关系。
短期与长期。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是“十四五”时期的一个重要目标。结合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比重的变化趋势,目前中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但还未迈过高收入国家门槛,制造业比重稳定在27%左右是合理的。制造业比重随着经济发展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走势是工业化的一般规律。从中长期看,制造业核心加工制造活动的比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要保持产业链安全以及制造业对经济增长、就业、创新的支撑作用,仍然需要统计意义上的制造业与制造服务业的比重保持基本稳定。
总体与行业。保持比重基本稳定是就制造业总体而言的,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制造强国等战略目标要求制造业内部细分行业结构、行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因此,资源、能源和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发展速度可以相对慢一点,比重降低一点,而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有更快的发展速度,并着眼于更长远的制造业发展提前谋划、战略性布局未来产业,从而提高知识技术密集型和高附加值制造活动所占比重,实现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升级。
全国与区域。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不是要各个地区的制造业比重都保持不变,而是要全国一盘棋,各个地方、城市应立足当地的资源、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国内地区间合理的产业链价值链分工,畅通国内产业大循环。一些发达地区已进入工业化后期,成本高、土地紧张但人才密集,可以重点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制造业比重可以适当降低一点;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化还具有较大空间,可以发挥资源、成本优势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制造业比重可以提高一些。大城市发挥人才、信息、资本、交通和产业集聚优势,打造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周边城市可以融入中心城市的产业链价值链分工体系,共同形成具有韧性和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链。
推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文章强调,促进中国制造业稳定增长、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可以从要素保障、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布局优化等方面着手施策。
以加强要素保障稳定制造业基本面。要加强对制造业发展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供应保障,让制造业的发展动能得以充分释放。在这一过程中,要推广新型工业用地模式,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保持工业用地的稳定供应;激励金融机构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规模,增加对中小微企业的贷款,积极发展中小企业融入龙头企业供应体系的供应链金融;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妥善处理工业发展与低碳转型的关系,稳步推进工业碳达峰碳中和;根据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加强技术工人、工程师的在职培训和学校培养。
以创新驱动培育壮大制造业新动能。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发挥龙头企业的创新引领作用,加大对制造业硬科技的研发投入,加强制造业产业基础、产业链短板和堵点环节重点攻关,提高中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增强中间产品、高技术终端产品的国内供给能力,降低关键核心技术对进口的依赖。依托国家实验室体系、国家级创新平台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基础研究,鼓励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提前布局研发数字经济、低碳经济等新兴产业的前沿技术,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通过应用示范、政府采购、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用户补贴等方式,加快先进技术的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以数字化转型重塑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中国制造业产业门类齐全、产业链完整、产业配套完善、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的优势与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完善、规模全球领先、数字技术水平处于世界前列的优势形成合力。加强支撑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丰富的制造业应用场景,大力发展智能装备、智能系统,推进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上云用数赋智”等数字化试点示范,建设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和智慧供应链,鼓励新型制造模式和业态创新,发展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提供企业。
以优化布局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鼓励发达地区与后发地区之间开展产业飞地、园区托管等新型产业合作方式,通过园区对接、产业链招商等模式引导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有序转移,形成东中西部、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之间发挥各自优势、产业链分工合作的格局,保持中国制造业产业链相对完整。深入推进“一带一路”产能合作,在推动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的同时,构建以中国制造业龙头企业为引领的国际化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