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2月12日电/据澎湃新闻评论,这是虎年首个“开工日”。
在刚刚结束的春节假期里,家人的欢聚为我们洗去了一年的疲惫,亲人的问候为我们涤荡了过去的辛劳,温暖的拥抱为我们增添了再出发的力量。
今天,我们又回到了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带着满满的希望,怀揣无限的憧憬。因为,我们的手掌里还留有母亲的温度,我们的行囊里装满了父亲的关心,我们的脑海中回放着他们的笑脸……团圆,就是每一位中国人最好的“充电站”。
“小时候总是妈妈给我们红包,她总会在上面写下给我们每一个孩子的祝福。今年我长大了,换我包给妈妈红包……”
大年初一,在清华大学法学院读研究生的台湾学子苏雍竣,用闽南话给家人发去一段“新春家书”。因为担任冬奥会志愿者,他这个春节留在了北京。这封纸短情长的家书,跨越了浅浅的海峡;那些情真意切的文字,连接起两岸的思念。
无论走到哪里,中国人的精神深处永远都在“返乡”;无论行至何处,对团圆的向往是谁也挡不住的。
在春节假期里,我们还看到了85岁的厦门老人高秉涛在拜年视频中期盼与台湾87岁大哥高秉涵早日团圆;看到了大陆和台湾两位新闻学泰斗方汉奇与李瞻对“百岁聚首”的期待;看到了闽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刘北一向恩师台湾艺术大学前校长黄光男拜年;看到了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给港澳台和海外朋友送出新春祝福……
家人、兄弟、爱人、知己、师生……总有一种思念魂牵梦绕,总有一种问候念念不忘。鱼各有渊、人自有家,每个人终其一生,都要找到自己的身之所属、心之所向。这就是触动中国人心中最柔软的一份情愫——盼团圆——对故乡的依恋、对家人的牵挂、对再相聚的念兹在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