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防风险加码 银行不良处置力度不减
http://www.CRNTT.com   2022-02-10 22:18:02


 
  王一峰同时指出,银行业资产质量呈现比较明显的区域差异,经济发达省份与欠发达省份问题资产比例大不相同,资产质量演化趋势也呈现出较明显的区域分化特征。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经济圈和沿江经济带,银行体系资产质量稳中向好;东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区,银行体系资产质量与当地经济发展态势、产业变迁格局、金融生态环境高度相关,资产质量呈现出一定的压力特征。

  处置方式“多点开花”

  从目前金融监管表态来看,继续加大对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已成定局。银保监会在部署2022年工作时明确表示,要继续“妥善应对不良资产反弹”“支持加快处置不良资产”。

  数据显示,银行业2019年-2021年全年处置不良资产分别为2.30万亿、3.02万亿、3.13万亿元。业内人士预计,2022年我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的处置仍将保持“3万亿+”规模。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要求下,监管对银行业风险排查不断深入,将进一步规范不良资产认定标准,加快推动银行不良风险显性化,银行体系原有的“隐性不良”将进一步暴露。与此同时,目前银行业的不良资产处置能力仍显不足,影响了不良资产处置进度。

  在政策加码以及银行迫切提升资产质量背景下,当前银行核销不良贷款的主要方式已“多点开花”,除了传统的清收、批量转让、债转股等,定增“搭售”不良等新方式也获得广泛使用。

  例如,证监会官网披露的广西东兴农商行《定向发行说明书》显示,该行本次定向发行价格为每股人民币1.00元,投资者每出资1元认购1股的同时须另行每股出资0.20元用于购买本行不良贷款本金及利息。铜陵农村商业银行定增公告在确定定向募股的发行价格为1.00元/股的同时,要求投资人每认购1股需另行出资0.60元用于购买公司不良资产。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