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7日,在北京西站停靠的某列列车上张贴了虎年窗花。新华社 |
中评社香港1月28日电/回家过年——对全球华人而言,这是一种传承已久的情感需求,也赋予了“过年”更多的仪式感。任山海阻断,唯家乡情不断……在即将到来的新冠疫情下的第三个春节,尽管病毒已经变异上千次,但不变的是游子归家的热忱。
美国《侨报》1月26日载文《欢迎游子回家过年:有温度的政策更暖心》,文章说,与去年“原地过年”的倡议不同,近日,中国浙江、江苏、山东等多地发布“提供48小时内核酸,路上做好防护,欢迎回家过年”的通知,在做好防疫的同时,尽可能满足在外游子回家过年的朴素愿望,“想家了吧?想家就回来吧”,让不少人直呼“破防”“暖心”。
“欢迎回家过年”是中华儿女的情感温度。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挡住了无数海内外游子归乡的脚步,但每一位归家心切者都应当被尊重,每一份佳节倍思亲都值得被体恤。持续近三年的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过去的两个春节,大多数中国人积极配合防疫举措,响应原地过年倡议,坚定抗疫。在局部疫情暴发时,中国通过统一检测、追踪、隔离、严防等一系列措施,真正做到了将感染病例数保持在非常低的水平。这离不开每一个人的牺牲和配合,人们度过了艰难的防疫时光。有网民戏称:以前,乡愁是一张车票,我在这头,故乡在那头。现在,乡愁是一张核酸证明,我在这头。故乡说:你就在那头,别回这头。戏谑中充满无奈和酸楚。
因此,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今天,回家过年的朴素愿望不应该被剥夺。近日,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再次强调,各地要分类、分区精准落实防控措施,防止政策执行简单化、一刀切,防止层层加码。这一表态,体现的是疫情防控工作与社会正常运转的平衡,带着共情的温度。
“欢迎回家过年”是精准防疫的科学态度。疫情防控和团圆过年从来都不是互相排斥的单选题。疫情防控一头连着平安健康,一头连着万家团圆,动辄“一刀切”,“宁可错杀,不可放过”,轻易集中隔离、阻断交通,隔绝人流物流,不仅草率、低效、不近人情,还为社会民生和经济发展造成了高昂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