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网评:讲好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故事
http://www.CRNTT.com   2022-01-27 14:50:41


 
  精心设计内容。在讲故事中注重宣传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丰富内涵和实践意义,通过一个个生动事例彰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围绕我们党带领人民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充分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着力介绍各地区各部门采取生态文明试验区、河湖长制、荒漠治理、绿色金融等新政策新举措取得的实效,反映人民群众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乾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所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努力汇聚合力。发挥好政府部门统筹协调作用,注重动员社会力量,从亲历者的视角讲述“带着露珠”“冒着热乎气儿”的故事。例如,让云南象群迁徙中被大象光顾了玉米地的大爷、利用无人机跟踪拍摄象群的工作人员、一路维护交通秩序的民警当讲解员,讲述他们的所见所感。通过众多当事人的分享,向世界讲述中国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的丰富多彩故事。媒体和智库要进一步加大对生态保护、气候变化等问题的关注、研究和宣传力度,精心策划和推动开展多种形式交流活动,增进国际人士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认同感。充分调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的积极性,用好外媒、外嘴、外脑,汇集知华友华力量,增添传播活力、增强传播实效。

  创新渠道方式。在综合运用信息发布、媒体报道、文化交流、学术研讨等渠道方式的同时,充分发挥互联网、新媒体及社交媒体平台优势,策划制作微电影、短视频、纪录片、动漫等可视化、互动化产品,阐释好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丰富内涵与实践成就。结合世界环境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以及其他重大国际论坛等,积极开展对话交流,把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故事讲新讲活、讲深讲透。

  不断提升实效。各国因社会制度、自然环境、发展阶段不同,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利益诉求也不同。在传播中应注重精准,细分受众对象、把握特点需求、善于换位思考,“量身定制”传播内容,真正做到以效果为导向。以中外共通的情感和关切作为切入点,更多挖掘田园之美、动物之萌、人性之善等能够激发情感共鸣的生动素材,聚焦鲜活个体、善用感人案例,让更多“可触摸”“有温度”的中国故事激发情感共鸣。在讲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同时,实事求是介绍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困难、挑战以及我们所作的努力,以开放自信的姿态赢得国际社会理解和尊重。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