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热起来的非遗传播,需要避免步入误区
http://www.CRNTT.com   2022-01-25 17:08:12


 

  非遗的传播,必须尊重每个非遗项目的特殊性,将其中的文化内涵扎扎实实研究透彻,用思辨的理性审视每一个细节,这种深度思维的改造才能借助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引导大众正确认知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古老的非遗真正“活”起来。央视非遗公开课、“以潮流致敬传统”的B站春晚、《元宵奇妙夜》《中秋奇妙游》等河南卫视传统节日晚会等,都是非遗成功传播的典范。传统木工在现代生活中被游离到边缘,但央视非遗公开课中的榫卯木作却严丝合缝、精巧细致,令人着迷;在B站春晚中,湖南花鼓戏与欧美摇滚融合竟能造成“神曲”效果,传统琵琶也可模仿世界各地的乐器,奏出最为时尚的音符;河南卫视《中秋奇妙游》将打铁花、刺绣、剪纸、皮影、泥塑、舞狮等非遗项目作为主角充分展示,让古老的非遗跳出圈外焕发出新奇的魅力。

  其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都随着时代的诉求而不断流变,与时代相适应,犹如奔流不息的活水源头,承载着以不变应万变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基因。我们必须从根上入手,加快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让下一代不仅接受西方工业科技文明教育,也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每一代中国人在起点上就能深刻理解非遗的精髓,如此才能在未来不同的时代和语境中正确体现和表达自己的文化。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