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电商来到小山村之后
http://www.CRNTT.com   2022-01-25 15:50:41


 

  这座只有数米宽的石桥,是出村的路。早上,阳光打到桥边大片黄褐色崖体上,亮得如同过曝的照片。同样,阳光也把山那头的平顺县城镀上金色,让刘玉昌心生向往。

  23岁那年,刘玉昌第一次去平顺县城,步行,用了5个小时去镇上,再坐班车。

  步行的这段,得先从村里爬上月亮桥,要花几个小时。途中有条羊肠小道,石阶是硬靠村民在石崖上凿出来的,不规则且陡峭,走上几十分钟,人就容易喘粗气,发出“哈哧”的声音,“哈喽梯”的民间称呼由此而来。

  从村里想要“出山”去县城——要么走“哈喽梯”去镇上;要么沿着东边的沟往河南省石板岩镇方向下山,再借道河北绕回到县城。

  有路才有希望。刘玉昌人生中的几次就业都与路有关。

  37年前,刘玉昌从村里的供销社辞职,拿出积蓄加上贷款买了辆六轮农用车——很快,他的车“满负荷”运行,“天天跑,拉石灰、沙子,还有供销社的东西,每天绕3个省,单程8个小时,从县城往回拉物料。”

  当时,村里正在干一件大事——修一条挂壁公路,也叫挂壁隧道。

  1.5公里,15年!从1985年修起,到2000年,千辛万苦之后,隧道终于通车。刘玉昌记得老党员胡书林带着“炒面糊糊”上工时的念叨:“我这腿是走山路摔断的。没有路,村里的娃娃还得摔。”他更记得路修好通车时全村唱戏的热闹,“像是重见天日一样。”

  再次就业,刘玉昌跑班车。穿过太行山上腰带般的挂壁公路,刘玉昌的车专跑村子到县城,单程只要40多分钟。那是2005年前后,“每天要跑两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