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副教授骆文伟和华侨大学本科学生侯欣怡等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分析了两岸先贤崇拜互动现状,认为两岸先贤崇拜互动面临政治立场隔绝互动、政治操纵割裂文化脐带等政治困境,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受滞、城镇化引发互动场所式微等经济困境,外来文化侵蚀、负面历史残留仍未祛除、圣贤教育缺位、代际断裂差异、地方文化保护主义冲击等文化教育困境,统筹不足难成合力、互动失衡拉大差距等社会困境。建议在政治层面以统筑融,两岸联合申报世界遗产,优化惠台利民政策。在经济层面以通促融,以先贤文化提振乡村。在历史文化与教育层面以育化融,构建高校港澳台通识教育教学体系,推动台湾青少年赴大陆开展文化研习。在社会层面以情交融,建构多元交流的共生机制,缓解情感隔阂,实现“线上+线下”同祭。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张立本回顾了台湾地区红色历史,认为对台湾人民来说,“红色祖国”幷不一直是恐惧;所谓恐惧是特定时代由特定力量打造的歪曲。“红色祖国”一直存于台湾人民认同依归、实践选择的选项。“红色祖国”当然也不会是“分离主义”所谓的“背弃”,而是找到信念的支撑。面对新一轮险峻的国际情势、两岸情势,倘若体认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就能科学地认识,唯有在社会主义文化的旗帜下团结起来、共同思索民族复兴,才是继承百年来千千万万台籍前辈、先烈的道路。
台湾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协会副理事长潘锡堂认为,虽然近年来受“去中国化教育”影响,复以“太阳花学运”激发反中情绪的变本加厉,不少人认为“台湾人”与“中国人”已被切割为对立的身分认同图腾,同时也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比例大幅下降。其实,民调显示中国人认同与台湾人认同幷未大幅走向互斥排他,即使近来排他性在增加中,但受访者认为二者兼容者,仍有半数。从民调大趋势来检视,台湾民众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的比例,一直保持在85%左右,显见民族认同幷非政治力所能扭曲。其中虽然文化、血缘扮演重要成分,但中国大陆力推的“中华文化复兴热潮”显然产生一定的功能,甚至可能转化为政治认同的很大助力。尤其,台湾民众的中国人认同,特别是中华情感,仍十分稳定且强烈。由此可见,两岸的情感之兼容性,彼此的乐观面、情感与身分认同的兼容性,远比表面看到的要更深厚稳固。
天津大学台湾研究所副所长何慧俐认为,妈祖文化是中国大陆和台湾在文化交流上一个相当重要的桥梁。妈祖文化所展现出的人文特质,主要可以从“大爱无私”“勇敢无畏”“和平无惧”三面向展开。两岸应该由共同的妈祖信俗文化中,发掘民族性里共同拥有的文化人格特质,以内在文化精神上的心灵契合,引领“两岸”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未来发展的方向。
天津国际友好联络会研究员邵宝明分析了妈祖文化在津台两地社会生活中历史变迁和地位差异,认为通过妈祖文化活动可以增进台湾民众对大陆的亲近感和认同感,推动津台两地文化、经贸、旅游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促进两岸政治关系发展。
台湾国学文化艺术基金会董事长张家献认为,要改变台湾青年人对两岸关系的迷思,首要从课纲的去中国化来探讨,另外得分析年轻朋友接收讯息的习惯性,藉由影音短频的影响,间接让年轻朋友对大陆认同破除迷思。建议征集各行业各领域100位台商故事,藉由心向大陆、忧心两岸的影视人才,编剧、拍摄、制作,在各大视频平台播放,以影剧引导台湾青少年建立对大陆、对两岸的正确认知。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齐艶认为,从未有过参政经验,柯文哲以“政治素人”身份参选台北市长受到追捧,突破岛内一直延续的蓝绿政治格局,通过选举成为“政治红人”、“ 政治明星”,进而当选为台北市长,被称为“柯文哲现象”。这一现象意味着台湾选举政治中出现了新的拐点,表明台北市民厌恶蓝绿恶斗,不满当前社会经济状况,台湾公民运动蔚然成风,尤其是年轻世代政治参与意识空前高涨,期待通过选举改变现实,新媒体也为其政治参与提供便捷通道。以柯文哲为代表的台湾民众党已经成为台湾“第三势力”或台湾政治版图中重要的一部分,对台湾政局产生一定影响,在两岸关系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全国台湾研究会理事郑剑认为,台湾大量民众在两岸关系、统“独”抉择问题上的思想心态,已经自觉不自觉地进入“前统一意识”状态,幷推动着整个台湾社会向“前统一阶段”演进。这种“前统一意识”集中表现为,一方面认识到两岸统一业已不可避免且可预见,另一方面既抵触抗拒又无可奈何。目前主要特点有,对统一的抵触抗拒情绪化,对统一的恐惧心理日趋加重,反统成为“政治正确”的“道德标杆”,对台海“必有一战”的认知明显上升,愿意为拒统甚至“谋独”而战的比例有所增大,对国际干预的期盼和“感恩”心理持续增强。在台湾民众的“前统一意识”诸现象中,也有对推进统一有利的一面:对统一必然性和可以预见性的认知实质上升,推崇更加务实和个人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对美国的不信任感依然不低,更多的人能够主动或被动地在两岸必然统一的大前提下思考规划个人生涯。
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后张立齐认为,台湾“主流”媒体传播内容都有为特定政治立场进行政治辩护,大陆方面有很多的信息都会经过台湾的媒体再加工,要么选择曲解,要么片面放大,更多是夸张抹黑,从而培养岛内民众抵触大陆一切的情况。大陆方面除了仍然保持台胞证作为台湾同胞来往两岸之旅行证件,还应当考虑核发赋予台湾同胞和大陆同胞一致的二代身份证件,使台湾同胞认识到自身天生就是中国公民。允许台湾同胞“入体制”,包括入团、入党、入公职,包括了担任三甲医院的医务人员、公检法人员、以及参军或成为党的骨干等等。
海通文教基金会秘书长陈寰认为,积极探索两岸高教融合发展,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当前,应当以较大规模招收台湾学生,以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为主,适时开展研究生教育,致力于培养具有爱国情怀、追求知识、钻研学术、服务海峡两岸经济社会发展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为两岸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
三、深刻洞察两岸关系的国际政治背景,争取战略主动
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义虎认为,拜登上台以来,多次表示仍然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但亦频频摆出力挺台湾、保护台湾的架势;突出强调“与台湾关系法”,把对台“六项保证”提升到更重要的位置上;幷将台湾问题与南海问题等一起上升到国际秩序高度进行阐释。这些政策性表态表明,美对台政策服从于中美战略竞争的定位和需要,拜登不会为台湾问题而不顾中美“战略竞争”的统筹盘算。同时,美虽表示坚持一中政策,但可能继续推动一中政策空心化;打“台湾牌”方式也会有重要调整,不会重复特朗普施以乱拳的做法,而是精心选择议题与切口,使用人所不熟悉、多方面的方式和手段,制造预期外的“蝴蝶效应”,增加中国大陆应付的难度与不适感。另外,拜登在台海问题上利用“与台湾关系法”和“六项保证”的具体政策性做法,特别是发生某种事态时的态度和反应,以及对所谓“武统”问题的态度,需高度关注。从长程观点看,由于国力相对衰退,美为实现战略目标所积蓄的战略能力处于退化状态,很难保证完整实现本来的战略意图。在此情形下,美打“台湾牌”的效果将越来越弱,对台承诺的兑现能力越来越差,而台为此付出代价越来越高。
全国台湾研究会原副会长王在希认为,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做法呈现“三化”趋势。首先是将一个中国政策空心化。拜登在和习近平主席视频会晤时,信誓旦旦地表示美国将“继续奉行一个中国政策”。但会晤一结束,美国驻北京大使馆就在网上发文,宣称美国的“一中政策”是建立在与台湾关系法、中美三个公报和 “对台六点承诺”的基础上。其次是推动台湾问题国际化。拜登上台一年来,改变了特朗普单打独斗的做法,联合欧洲、北美盟国和印太地区的日本、印度、澳大利亚以及东盟有关国家,共同来干预台湾问题,使得台湾问题越来越呈现国际化趋势。三是促使美台关系逐渐趋向官方化。从特朗普开始,美国就违背中美三个公报规定,派遣卫生部长和副国务卿访台,幷允许台湾高官进入白宫。拜登上台后走得更远,多次安排国会议员搭乘军机窜访台湾,邀请台军参谋总长访美。美台军事联系合作也在常态化,除了继续向台湾大规模销售先进武器装备、派军机舰艇频繁驶入台海地区侦察巡逻外,还伙同欧洲盟国协助台湾研发潜艇和中远程导弹,对台海和平构成严重威胁。
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教授马勇、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陈鑫认为,近期西方国家与台湾互动呈现许多特点。与台开展多种形式交流,实质交往愈加公开化;以美—台—日同盟为基础,军事互动频繁化;出台多项涉台法案,助力涉台行动“合法化”。以美国为中心形成“轮辐式”利益同盟,美国带头冲锋,日本、欧盟紧紧跟随,其他国家受到美国政府及盟友的压力,同样以“台湾牌”向美国示好。不过,虽然这些国家在针对中国时目标相对统一,但其内部利益分散、复杂,这种利益同盟幷非牢不可破。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谢郁认为,民主党的拜登政府在摒弃特朗普奉行的单边主义重回多边主义政策的同时,其对华遏制战略的着力点集中藉“民主、人权”在香港、台湾、新疆等问题上对中国施压,中美关系在经历短暂的节奏放缓的喘息期后,进入了新一轮的“竞争对抗+有限对话”阶段。出于对华遏制战略的需要,拜登政府上台后打“台湾牌”的意愿与动能有增无减,但幷不愿意就台湾问题与中国摊牌破局,所以“台独”冲到一定程度时,美国就会出面踩一下刹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田飞龙认为,美国不断制定涉台法案,在安全、外交、选举等各方面对台实施强力控制和操纵,台湾实际上必须在美国利益允许的范围内做规定动作,实施一些不违背美国利益的自选动作,从而出现了隐秘的、非正式的“准殖民地化”。美国在涉台问题上继续执行“两面派”做法,即每次在承诺“一个中国”政策未变的同时,都定会在支持台独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幷日益呈现出“一虚一实”的趋势和取向,在“一个中国”政策上玩“虚”,在“台独”与“台湾牌”问题上玩“实”。美国的盟友体系在涉台立场上也日益动摇,有随风起舞的,有敷衍了事的,也有投机冒动的。
外交学院教授杨闯认为,政治文化认同是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基础。蔡英文当局大搞“文化台独”,从教育与文化入手,将台湾历史与大陆切割,实行教材本土化,到公开在国际社会谋求加入联合国,倚美谋独,以武拒统,公开挑战“一个中国”的原则。如今,台湾20至40岁的年轻一代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认可程度趋弱,而自认为“台湾是台湾、大陆是大陆、自己就是台湾人”的居然成为多数。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和平统一前景变得模糊,“平津方式”(以武力拿下天津,促使北平和平解放)不失为国家统一的最好办法。
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李环认为,新时代“一国两制”发展有望形成“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港澳台三种方案”的新格局。“一国两制”台湾方案至少有两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认真解决。一是法律问题,这属于“硬对接”。不管是台湾现有法律的适应化,还是两岸共同制定一部台湾基本法,都需要厘清两岸在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国防与外交等方面的制度与关系,两岸政治谈判的相关内容也需以法律的形式加以体现。二是台湾人心回归的问题,这属于“软对接”。血脉相连、人心相通,双方才能从利益共同体上升为真正的命运共同体。
南开大学教授、闽南师范大学教授朱磊认为,“一国两制”台湾方案既是和谈方案,也是实施方案。说它是和谈方案,乃是因为为了让和平谈判能够产生实质结果,需要设计出能让各方接受的可实现共同发展的国家统一方案;说它是实施方案,乃是因为即使统一台湾的方式不是完全和平方式,也可以在统一后实施“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关键是要设计出最符合实际需要的促进两岸融合的国家统一方案,而这个方案不需要以各方均能接受为前提,方案设计的宗旨是要让台湾在中国大家庭中稳定繁荣发展。“一国两制”台湾方案既是静态方案,又是动态方案,方案中的很多设计要根据形势发展变化有不同预案。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张俊威认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包括中美关系正常化以来,“模糊战略”是美国台海政策的显着特点。学术界研究认为,美战略模糊具有灵活性,避免美国陷入战略窘境;战略模糊这一政策的手段或过程虽然具有模糊性,但目的或结果是清晰的,美国旨在通过这一政策维护其战略利益;美国通过战略模糊实现有效的双重威慑,总体上对中国大陆和台湾形成了有效的遏制,让看起来无法兼容的目标得以实现;战略模糊的有效性倚赖于美国的强大实力,这是其发挥效果的基础。美国台海政策的模糊性不变,但两岸各自内部情形却不断变化。一方面,中国大陆整体实力不断提升,解决台湾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强;另一方面,蔡英文上台以来,拒绝接受“九二共识”,不断挑战一中原则,台湾岛内“台独”势力日益猖獗。这些因素不断冲击美国现有台海政策,战略模糊未来是否继续奏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四、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新起点,建设文化强国
原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认为,文化和文明的创新、创造是中国共产党的天然优势。中国共产党风雨兼程100年,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这其中除了党的领导和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战略策略成功以外,必定有文化和文明上的天然禀赋、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既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一个基础,亦是文化、文明的复兴,势必生长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从现实角度看,中国道路发展到今天,我们越来越需要从文明、文化的角度来提炼它内容的规定性。正当世界处于百年大变局的形势下,我们讲清楚中国道路的文明属性和特征尤其显得紧迫。在和西方既针锋相对的情况下,又有礼、有节、有利地讲好中国故事已无法回避,应努力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人类文明交流,提升国家文化的软实力和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申晓若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经典之作。小康,以史为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平、和睦、和谐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在讲话中得到充分体现。这一重要讲话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历史智慧和政治智慧,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说明问题,解疑释惑,阐述理念,推动发展,为治国理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有力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和平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卫灵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民族文化的支撑作用,这需要把承袭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结合起来,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精神结合起来,与当代中国社会的普遍需求对接,大力传播具有当代价值的中华文化。要重视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海内外炎黄子孙有着同样的民族文化渊源,这包括港澳台同胞和海外所有华人华侨。要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奠定文化基石,在经济、政治、文化、安全等各个领域,发出中国的声音,传播中国的理念,拿出中国的全球治理方案,清晰地表明中国的立场,不断构建中国特色的东方大国形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生陈宗华、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生祝婕认为,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国外部分左翼政党和共产党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历程及成就做出了评述,主要包括高度评价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成就,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经验,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全球治理,批判西方新自由主义等。对这些评述进行梳理,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换位”瞭解国外部分左翼政党和共产党对百年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的认知与思考;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讲好党的故事、传递党的声音,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华夏讯网总编辑卫如珍、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李卓认为,我国当前传媒宣传能力与我国日渐增长的经济地位尚不完全匹配,我国对自身国家发展路径的话语体系与今天中国迅速提高的国际地位尚不完全匹配,我国将中国故事融入日常文化产品的创新创意能力与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尚不完全匹配。应当从建设好中国话语、讲好中国叙事、突出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深化同全世界的人文交流、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等方面入手,努力将中国的成功经验讲到全世界、将中国的发展成果讲到全世界、将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故事讲到全世界。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中国穆斯林》杂志主编敏俊卿、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原副会长洪长有回顾了泥堡村回族为红军熬制古树茶、岷山脚下回族与红军深情相拥、六盘山下回族夹道欢迎红军到来等回族群众支持长征的具体实践,认为这充分表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各族群众的历史选择,民族平等是各族群众支持革命的重要基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族群众的福祉所在。新的征程上,要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团结起来,把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使各民族共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伟业。
广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设计总监祝三、右府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庄嘉宏认为,NFT(Non-fungible token)中译为“非同质化代币”,系代表 NFT 作品不像是钱币、纸钞、比特币(Bitcoin)等这类可以被复制、互相取代的“同质代币”,而为一种具有唯一性的数字资产,其唯一性系藉由区块链(Blockchain)的加密技术、去中心化等特质而达成。简而言之,因为系以区块链技术为基底,当创作被设定成NFT创作后,包含作品名称、作者姓名、交易日期等所有数据都可以储存于区块链,幷且会产生出独一无二的专属链接。因此,每一个NFT作品都具有不可替代与不可复制的特点,突破了数字记录仿制容易、追源不易的先验默认,让在网络世界原生的创作与内容(content),可以如同实体资产般地被溯源和认证,亦即任何人都可以透过所在的链接查询某项NFT的来源、转手过程、第三方单位验证等信息。建议政府支持NFT发展,采取租税减免、放宽文化类别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定企业盈余回馈社会的奖励机制等举措,在新时代塑造出全民参与的形式,由下而上地建设出新的文化强国。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2年2月号,总第29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