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发挥流通战略作用 有效应对三重压力
http://www.CRNTT.com   2022-01-13 08:37:24


 
  二是要全球化布局流通网络和枢纽节点。鼓励企业以智慧流通撬动全球供应链,投资境外流通基础设施,形成供应链整体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企业和流通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形成合力、相互促进。引导企业优先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布局流通网络,实力强大的企业要逐步嵌入发达国家的渠道体系。

  三是要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从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到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封锁小闭环,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以规则统一化促进国内大循环,将国内统一的规则外部化、国际化,把国内大市场优势变为国际规则优势。从对标发达国家的标准,到成为国际规则的主要制定者和参与者。

  发挥流通的支柱产业作用  有效改善预期

  文章称,《中国人民银行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倾向于“更多消费”和“更多投资”的居民占比分别比上季度减少1.0 个百分点、0.4 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 50.8%,比上季增加 1.4 个百分点。稳预期要稳就业、稳市场主体。流通业是商业社会的基础,流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保居民就业、保市场主体的主要力量。2019年,流通就业人数达2.2亿人,占全国就业总人数比重达29%,全国每100名个体工商户就业人员中,就有52人从事流通行业。流通实有市场主体8198万户,占全国市场主体总数的七成,高居国民经济各行业首位。而且,流通业的产业关联度极高,据测算,流通业产出增加1%,非流通部门将增长2.1%。因此要充分发挥流通业就业吸纳容器和市场主体承载容器的作用,稳定就业和稳定市场主体。

  一是鼓励流通创新发展。技术创新和进步是流通发展和变革的基本推动力或直接成为流通变革的主要内容。从第一次零售商业革命百货店的诞生,到第二次零售商业革命连锁商店的诞生,到第三次零售商业革命超级市场的诞生,无不说明了技术创新驱动的强大作用。中国5G通信、卫星导航等新技术在流通领域广泛应用,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化的流通技术支撑能力日益增强。要鼓励流通企业技术创新,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创造新的消费。

  二是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目前中国90%以上的流通企业是分散的中小商户,结合中小微流通企业轻资产运营特点,发展动产融资业务,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将智慧零售、数据平台、自动化冷链仓储设施等流通基础设施纳入新基建范畴。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流通设施投资的倾斜力度。支持小微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进一步减税降费,减少流通企业负担。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