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生物经济时代加速到来
http://www.CRNTT.com   2022-01-10 09:43:46


 
  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十分严峻。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

  其一,制度体系不完善。面向中长期的国家层面生物经济发展战略顶层设计亟待出台,强有力、跨部门的专项行动策划、组织和实施不适应生物经济时代复杂多变的形势,稳定、长期、高效的法律和政策保障环境仍待完善。

  其二,科技创新储备不坚实。与信息经济时代的情景类似,我国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生物产业开拓性、颠覆性的创新成果与生物经济强国愿景不匹配,产业链供应链“卡脖子”问题比较突出。

  其三,生物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体系不健全。当前,我国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生物资源、样本和数据还没有被充分挖掘和保护,在建或已建的科技基础设施尚未形成统一管理、数据互通的资源数据共享体系,特有的生物资源和数据优势尚未充分发挥。

  提升全球创新版图位势

  生物经济时代加速到来,与我国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形成重大历史性交汇,要求我们以前所未有的勇气攻坚克难,化资源优势、市场优势等为生物经济蓬勃发展的现实优势,增强创新意识、超越意识,坚持创新驱动,发挥内需优势,强化供需匹配,努力在生物经济时代重构的全球创新资源版图中占据有利位势。

  一是以需求为牵引明确创新主攻方向和突破口。生物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应在前期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制造、生物环保、生物技术服务等相对完善扎实的基础之上,聚焦人民群众“医”“食”“美”“安”需求和生物经济强国建设目标,重点发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医药健康领域,面向农业现代化的生物农业领域,面向环境友好的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领域和确保国家安全的生物安全领域。

  二是集中力量攻坚克难。生物经济繁荣可持续发展亟需坚实厚重的科学基础。要面向生命科学领域的世界科技前沿水平,加大力度投入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持续推动产学研以新机制新模式合作研发。围绕生命科学领域世界科技前沿方向,支持发展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和基础设施,创新资金投入方式和运营管理模式,在平台设施运行期间,多方式、多渠道引入医院、企业、第三方检测机构等共同参与测试反馈。密切对接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紧迫要求,尤其面向制约生物技术应用推广的“卡脖子”问题,加快部署推广一批新的生物技术攻关计划。

  三是持续强化生命健康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速创新组织模式和协调机制,调动多主体多形式参与生命健康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在重大技术攻关“揭榜挂帅”的“拉榜”“揭榜”“挂帅”等不同阶段,积极吸引创新型企业参与。确保生命健康科技创新设施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惠民,加速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大科学设施等硬设施向企业、民间资本、科研院校、创业团队、新型研发机构等社会公众开放。

  四是持续激发生物技术企业活力和创新力。我国生物技术企业能否准确把握市场尤其是国内超大规模市场需求,是生物经济领域创新企业实现盈利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我国生物技术企业应对国际科技创新环境正在经历趋势性调整、不确定性和风险激增的王道。创新企业应继续发挥比科研院校更贴近需求、比国外同行更贴近国内市场的优势,面向行业细分市场积极挖掘“无人区”层次的内需潜力。进一步完善激励消费端针对创新产品和服务“勇于尝鲜”“消费得起”的政策环境,促进创新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准入、定价、质量监督、配套服务、舆论引导等多环节完善,加快形成“创新企业盈利—消费者买单—企业再创新”的良性互动机制。

  五是发挥政府采购撬动市场的作用。从深圳、苏州等部分生物经济发展较好地区的经验看,地方政府通过政府采购手段带动生物经济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发展已发挥显著作用。例如,部分城市将产前基因检测筛查等项目纳入地方医保范围,大幅带动了本地及国内基因检测行业的发展;部分城市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在员工体检活动中积极增加癌症早筛等检测项目,为创新型企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未来,要激励有条件、有潜力的区域实施更多生物产品和服务的政府应用示范带动项目,也要积极推广地区有关经验做法,实施多样多模式的各类生物技术惠民工程,实现以应用促发展,以小市场带动大市场。

  六是多措并举鼓励需求端科学消费。与信息技术更多关系提高生产生活效率、改变生产生活模式不同的是,生物技术的应用涉及太多对包括人类自身在内的生物体的改造,其伦理特征、安全程度等更易受到公众质疑。

  因此,在增加公众对于生物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方面,既要将生物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营造相对宽松的环境,在消费端加大宣传力度,也要提前建立健全涉及伦理、安全底线的重大问题争端化解决策机制。此外,瞄准提高生物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性价比目标,通过持续规范产品市场秩序和配套服务提高新产品新服务的质量,通过政府适度补贴、创新商业保险进入等手段,引导消费者积极尝试、购买各类生物技术产品和服务。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执笔:姜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