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百姓身边的公共空间藏着多重“民生密码”
http://www.CRNTT.com   2021-12-22 15:36:51


 

  如果说建设与改造城市大广场、大商业街、大公园等公共空间,更多考验的是城市的财力,而改造小微公共空间,则更考验城市精细化治理的能力与智慧。这不仅因为小微公共空间的改造项目分散且特点各异,而且因为这些项目往往涉及多部门的协作,统筹协调难度较大。以街道空间为例,路权管理就牵涉交通、园林绿化、市政等部门。城市公共空间管理是城市治理的重要内容,我国诸多城市才刚刚起步,有待探索、创新的地方还有很多。

  以人为本,是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改造升级的重要原则。判定优质公共空间的一个简单标准,即它能让行人愿意多停留一会儿,而不是只想着快点儿离开。退休老人每天相约“到楼下小广场晒晒太阳吧”;快递小哥跑累了,能在街边公园树荫下的座椅上打个盹儿……这是城市公共空间该有的样子。值得注意的是,因地制宜,切忌机械模仿、简单复制甚至“一刀切”,是推进小微公共空间改造不可忽视的原则。

  公共空间是城市的窗口、街区的风景和公众交往的客厅。“最好的街道既是令人欢欣的,又是实际可用的。它们充满趣味,并且向所有的人开放,它们包容陌生人的相逢,也包容着熟人间的偶遇。它们既是一个社区的象征,也是社区历史的象征:它们代表着一段公共的记忆。它们既是一个用以躲避世事的场所,也是一个浪漫传奇的所在……”学者关于城市街道的论述,对于我们理解城市公共空间的意义,同样有着诸多启迪。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