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近期选情观察,本次选举有三个积极的变化,值得关注。(资料相) |
中评社香港12月14日电/香港识港网14日发表特邀评论员路易文章“改革打破‘对抗政治’ 选举值得社会参与”,内容如下:
12月19日,香港马上要迎来选举制度改革后的第一次大型选举。与以往不同的是,在众多话题中,社会的焦点落在了投票率上。这不仅是激进阵营煽动民众杯葛投票造成的影响,的确有很多因素会压低本次立法会选举的投票率。
首先,香港政治气氛由激烈转为平淡。在此种情况下,任何地区的选举投票率都会低。例如1992年美国总统选举,由于经济低迷社会气氛紧张,最后的投票率居于55%的高位。而当届克林顿上台后,经济繁荣社会气氛轻松,于是1996年大选的投票率立刻降低至49%。这在政治学里都是在论的。
其次,泛民阵营经过了一次失败的运动后士气低下,也是原因之一。很多泛民支持者错信了政客的煽动,带着“神圣感”参加了修例风波,结果发现一切皆空,这种心理的幻灭感巨大。可以想见,即便各泛民大党派人出选,投票率也难现以往盛景了。
最后,选举改革后,蓝营安全感大增,不再迫切投票。事实上,一直以来蓝营在香港就是政治冷感群体。大家的群体画像为:只要社会稳定,经济好,自己有发展,过得好,其他事不重要。当选举改革使香港局势重新稳定后,蓝营大概率会回到以前的状态,虽有建制政党组织催谷,但投票率也必然大打折扣。
综上,可以确定本次选举投票率一定低过以往,尤其与2019年社会动荡下的区议会选举比较,打对折也不出奇,这是客观情况,无需惊讶亦无需粉饰。
但从近期选情观察,本次选举有三个积极的变化,值得关注。
第一,对抗政治消失,理性政治回归。近十年来,香港发展停滞不前,一大原因就是对抗政治横行。回想一下,政府、北京、泛民已经多少年没有合作过了?上一次还是2010年民主党走进中联办推动2012政改的时候。长期的对抗使得香港政治毫无建树,各方都在一些本无需争论的基础性问题上斗到你死我活,还绑架了民生议题同归于尽。
最后结果就是“驴拉磨”,香港一直在走但原地不动。这种状态投射到选举上,就是大家选的很热闹,但没有实际意义。选举不再是为了将代表自己意见的人选入议会,而是为阻止“敌方”阵营当选。因为对方进去了,对己方就是世界末日。就好像美国总统大选为了“Trump or no Trump”搞到两败俱伤、耗费国力,最后斗了个寂寞。但原本一场优质的选举不应存在敌友概念,大家在共同的法律和政治操守下竞争,谁输谁赢都不会打破底线,大家也没有那么在乎。
香港选举改革后,理性政治回归。大家终于可以抛弃“防御性”投票的心态,开始“主动性”的投票选更好的方案,选真正适合的人,从这个层面上讲,这一票比以前更有价值。
另外,此次立法会选举以政策主导竞争,意识形态恶斗退场。以往每次选举,一些泛民候选人都会猛打“反共牌”,挑动内地香港意识形态的不同吸票。谁讲的越激,谁骂的越狠,谁就是民主斗士,就更能当选。但你问他香港应该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解决问题,未来应该走什么方向,他就一问三不知,问就是“Hong Kong is not China”。
在这次各选举论坛中看到,候选人都在主打各区各界别的深层次问题,在关注未来发展方向。例如新界北的候选人在辩论北部都会区不同的基建配套,港岛东候选人在聚焦老龄化问题,都是当区最迫在眉睫的问题,市民每天生活实实在在遇到的问题。相同的是目标,不同的是方案。
而以前这些问题都会被意识形态的恶斗冲淡。最后整个选举带给社会的只有愤怒和撕裂,真正的问题一个方案也没有。难道民主不就是解决实际问题、寻找未来方向的吗?在这个层面上,这次选举也更有意义。
第三,本次选举吸引了来自更多元领域,更多种出身背景,更广阔社会阶层的人才加入选举,客观上提高了议会的代表性和能力。
以往议员虽然很多出身平民,但他们的当选时身份基本只有一个:职业政客,或者社会运动者,同质化严重。大多能言善辩,表面很有气场,但头脑空心,且政治利益为先,实际上代表性成疑,能力不足。
本届“厨房不再热”,大量圈外有识之士加入,使整个议会的“头脑覆杂”。他们有些是政策研究员,大学学者,工程师,商业机构高层,等等,他们每日的工作都和香港的发展紧密相关,非常适合在议会中监督政府行政并提出高水平建议。这正是立法会议员应有的角色。
同时,选举中出现了内地背景、台湾背景和海外背景的人士,以前他们不管是身份“有原罪”,还是背景“敏感”,或是语言不通,肯定第一个被淘汰。在改革后的选举制度中,他们也可以加入竞争,这才符合香港“亚洲的世界城市”的定位。
另外,一些草根候选人是真正住公屋、挤劏房的,这将更直接的代表基层的声音,比政客直接多了。这样人选也值得社会的支持。
以上三点说明本届选举在很多维度上是比以前更好的一场选举,并非外界所言“一无是处”,市民应当利用好此次选举的优势,放开心态积极参与。
当然,很多泛民支持者过不去心中的砍,感觉自由被剥夺,理想幻灭。必须承认,相比以往,本届选举的“自由度”的确下降了。但2019年的极端情况,让我们不得不在不同的自由之间取舍。当政制的宽松与社会的繁荣稳定出现对立,那么理性告诉我们只能选择后者。
改革后我们获得了一个去极端化、非对抗的政治环境,不如暂时放下所谓政治立场、意识形态,按照候选人的政纲投一次票,体验一种政策主导的选举,并且监督他们兑现承诺。如果你认为哪位候选人承诺解决的是你每天面对的社会问题,如果你感觉哪位候选人提出的是你心目中最可行的方案,那就投他/她一票。如果如约兑现,你的生活一定会比现在更好。如果不能实现,下次请用选票把他/她赶下台。
好的政治安排不仅靠高层的制度设计,也需要民众的参与,就像高水平的比赛也需要球迷观看才能促进球员发挥一样。作为公民,这一票是助推香港未来的发展,既然热爱香港,就应当把握自己的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