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2月7日电/据文汇报报道,千古奇书《红楼梦》留给后人无穷无尽的思考与猜想。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先生曾经感叹道:“曹雪芹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也是最复杂的作家,《红楼梦》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也是最复杂的作品。”
1987年,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了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万人空巷好评如潮,引发持续热议,成为难以复制难以超越的艺术经典。30多年后,2021年12月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播出六集纪录片《曹雪芹与红楼梦》。这部作品吸收了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红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创作方向,采用了新颖别致的影视叙事,通过采访王蒙、胡德平、白先勇等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及至英、德、韩等国的专家学者,对“最伟大、最复杂”的作家和作品,做了新世纪的新解读。
全片立意高远,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充分展示了曹雪芹的心路历程和创作初衷,充分展示了《红楼梦》的历史地位、社会价值、现实意义和艺术品位。在作者与作品之间,该片选择了以作者为主要叙事结构的基本定位,以曹雪芹家世兴衰以及他个人的求学、谋职、交友和艰辛的艺术创作之路为脉络,让我们在这位大文学家的超人天资后边,看到了一位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看到了一个家族的荣辱兴衰,更重要的是看到了表面上“烈火烹油,鲜花似锦”的康乾盛世,是如何不可避免走向了衰亡与没落。
曹雪芹是伟大的作家和诗人,他的艺术天赋和敏捷才思无人可比,举世公认。然而,他同时也是一介凡夫俗子,家族盛极而衰的特殊经历,历练了他具有异于常人的特殊感悟和洞察力。13岁时走出“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颠沛流离于南京、北京等地,饱尝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社会是一所大学校,给予了他文学创作的精神滋养和艺术启迪。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所指出的:“曹雪芹如果没对当时的社会生活做过全景式的观察和显微镜式的剖析,就不可能完成《红楼梦》这种百科全书式巨著的写作。”“披阅十载,增删五次”,通过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和盘根错节的人际交集,曹雪芹对他所经历过的封建社会中的奴婢制度、婚姻制度、等级制度,以及贵族的奢靡腐败和官场的黑暗无道,提出了鲜明的质疑和深刻的批判。曹雪芹是一位天才的艺术家,也是—位深刻的思想家和勇敢的批评家,作为后者的他更值得我们学习和敬重。
《红楼梦》中有人物近千,其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将近500个,书中的人物性格设计和心理描写,历来为专家学者所推崇。在六集纪录片《曹雪芹与红楼梦》中,每一集都别具匠心地选取了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集中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从第一集到第六集,选入中心话题的人物分别是香菱、晴雯、探春、林黛玉、王熙凤和贾宝玉。《红楼梦》女一号林黛玉和男一号贾宝玉以及王熙凤入选为各集的中心人物,应在观众意料之中。然而香菱、晴雯和探春,分别成为前三集的中心人物,看来有些不明就理。然而这正是《曹雪芹与红楼梦》创作的另一个新意。以梳理曹雪芹的真实生活经历为主要脉络,集中展示他在某个时期某个领域中的社会观察与思考,看这位文学巨匠的如椽之笔,如何在性格迵异的艺术形象上,渲染与点化了自己最痛切的人生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