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化交流是激发香港青年民族意识的精神纽带
文化在维护国家统一与凝聚民族团结中具有无可取代之地位。文化层面的国民意识建构路径,具体包括推动国民教育课程建设、加强内地与香港青年学生的交流、推动三地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第一,推动国民教育课程建设。青年时期作为个人世界观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深受教育的影响,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青年得以形成对内在个人身份与外在社会环境的“应然”状态认知。为巩固香港青少年对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构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民意识和对中国公民的身份认同,培养青少年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香港有必要实行国民教育。⑥首先,要改革通识教育。香港青年国家认同感的形成,需要成员之间拥有某种历史延续性的认同及区别于世界主义的民族国家的边界感,前者依靠历史教育,后者有赖于地理教育。⑦通过历史课堂,香港青年建立起对本国历史的记忆,是构建国家认同感的前提,而地理课所传授的人文地理边界,对该种民族国家意识起着极大的固化作用,由此可见,历史与地理课堂对增进香港青年国家认同的重要作用。因此早就有专家指出,香港政府应以保障学生视听均衡、增进学生福祉为宗旨,研究讨论通识课本加入送审的可行性,保证课本内容与课堂教学客观公正。⑧其次,整饬香港教师队伍,敦促香港教师遵守《香港教育专业守则》。香港青少年所接受的学校教育除受教材影响外,更受到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对香港教师队伍建设的讨论具有必要性。在目前的香港,不免有许多兢兢业业、遵守教师道德准则的在职教师,也不免有部分肆意煽动仇恨、公然违背《香港教育专业守则》的教师,不仅丧失了师德与教育的底线,损害了香港教师的集体形象,更损害了香港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导致国民教育的长期缺失,扭曲青年学生的价值观。解决此困境的可能突破口为从香港教育专业人员协会入手,以《香港教育专业守则》严格规范在校教师的言行,打造优质的教师队伍,从教师队伍上避免政治黑手伸进校园。
第二,加强内地与香港青年学生的交流。当前香港学生到内地求学主要路径有二,一是参加面向港澳台地区的联合招生考试,二是参加内地统一高考、研究生招生考试,由此可见,香港学生主要通过考试进入内地学校,方式较为单一。因此国家可制定政策鼓励香港高校与内地高校加强合作与协调,探索三地高校进行交换学生、制定联合培养模式、开展“夏令营”“冬令营”活动、三地师生交流计画等,为在香港学校读书的学生提供到内地求学的方便渠道,力求满足香港学生到内地求学需求。在此过程中,不仅高校需积极促进三地学生的合作与交流,中央和香港政府亦需积极主动引导学生间的联系交流,如当学生互动出现思想、文化等冲击,教育部门应密切留意并深入研究,不断完善交流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有效交流。同时要增进粤港青年义工交流协作。知行合一,增进香港青年对国家民族文化的瞭解不仅需要开拓知识学习的空间,更依赖于实践与体验。香港政府注重推广青少年志愿服务以帮助青少年形成正面的价值观与人生观,香港青少年中亦形成了义工服务文化。据香港社会福利署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2月底,登记义工人数超过123万人,其中25岁以下的义工约644 249人,占总登记义工人数52.2%。⑨这反映了青年正成为香港义工队伍中的中坚力量。增进粤港两地青年文化交流需重视两地义工群体的交流合作,两地政府可制定相关鼓励政策并提供必要的资金扶持和便利,丰富志愿服务内容,共同推进青年专业志愿培训的开展,引导香港青年义工积极参与内地志愿服务。
第三,推动两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联动工作。香港文化与内地文化共根同源,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妈祖文化是香港地区与其他东南沿海地区共同的情感纽带。粤港联合申报的粤剧已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⑩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和国家的集体文化记忆,推动香港与内地共同开展保护工作,有助于连接香港与内地搭建对话和交流平台,对于培育民族自豪感、国民意识感具有深远的意义。为此,应启动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保护计画。利用粤港澳三地高校、文化组织等桥梁,鼓励香港青年在港参与大湾区非物质文化协同保护工作,专项培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香港青年,涵养他们的国民意识。首先,应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长效机制,待条件成熟之时,再以立法的形式巩固和确立保护制度。各省市与香港地区之间既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加强某项或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合作,签订保护规划等将制度建设常态化,亦可以在CEPA的框架下,不断补充完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其次,两地可推动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在科研院所成立保护研究中心等,促进保护工作从政府“唱主角”到民间团体和学术机构等社会力量的转变。在香港,政府扶持推广、民间团体回应和学术机构支持是非遗保护的三股主要力量。⑪据此,应着重发挥粤港澳三地社会组织在保护大湾区非遗的重要作用,进而巩固大湾区文化品牌的社会基础。
四、社会融合是凝聚香港青年社会共识的不二法门
民生问题一直是香港特区政府着力解决的重要事项。然而,由于资源禀赋欠缺,人多地少的局面严重制约着香港社会民生事业发展。在大湾区背景下,加强香港与珠三角九市的民生合作,促进社会融合,有助于凝聚香港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共识,增强国家认同感。
第一,落实香港居民在珠三角九市的公共政策。《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的出台说明欲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流动,除经济层面上实施创新创业优惠政策、加强粤港澳人口流动动力外,还应以户籍制度与公共服务牵引区域流动,减少人口流动的政策性障碍。
第二,以平等理念营造香港青年到内地发展的社会氛围。平等是现代法治的基本原则,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时代下,以平等理念提升国家认同应是香港青少年工作的核心价值取向。内地给予香港青年在内地的特殊政策,让香港青年享受“特权”,短期来看确实有吸引更多香港青年前往内地工作就业之效果。但从长远来看,将香港青年凌驾于内地居民之上,忽视双方同为中国公民的平等性,人为地制造香港与内地的对立,造成香港青年“高人一等”之假象,无助于双方相互之间平等的交流,无助于增强香港青年的国民意识。特殊政策以及“特权”,显然忽视了香港青年作为中国公民的本质属性,实际上违反了权利义务的平等性、一致性以及公平原则,最终祇会导致香港地区与内地的失衡。以求学为例,香港学生应与内地学生平等地申请国家奖学金、学校奖学金等奖学金(无须另行制定《港澳及华侨学生奖学金管理办法》)、参加各类课程和活动以及入住条件类似的宿舍,加强两地学生的相互瞭解,增进友谊,让彼此成为日后不可或缺的人脉资源。同时,应给予香港学生参与学校事务管理的机会,激发他们投身内地建设的热情,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总之,鼓励香港青年到内地发展,与其出台特殊政策措施,倒不如取消香港青年的特殊身份,给予香港青年与内地居民同等的权利义务,一视同仁。
第三,深化跨境教育合作。随着香港居民移居大湾区内地城市,因教育资源无法跨越行政区域的限制而进行跨境服务,因此随迁子女的受教育问题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香港居民对内地生活便捷度的认同。依据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针对跨区域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问题,应加强学校建设、扩大学位供给。
第四,深化跨境医疗合作。一方面,放宽医疗行业准入条件。大湾区的医疗合作,首先体现为实现医疗人员的自由流通与医疗机构的融合。医疗人员与机构是完善医疗服务的核心要素,根据CEPA与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的相关规定,私人执业医务人员在一定条件下进入内地执业,港澳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主体可以独资、合资或合作等方式在内地设置医疗机构,发展区域医疗联合体和区域性医疗中心,2012年成立的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便是粤港医疗合作的成功先例。2018年年初,粤港澳三地签订了《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合作框架协议》,就粤港澳三地26个合作项目交换了签约文本,这其中包括“粤港澳大湾区医师联盟”项目,这为未来三地医师资格互认打下了基础。在具体的制度设计安排上,现阶段重点为两地规则与标准的对接,可探索广东省政府请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授权方式,珠三角九市公立医院聘请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香港执业医师,在传染病病理与治疗、重症医学等领域首先展开合作突破研究;还可试行香港执业医师直接取得内地相同行医资格证书的政策;最后,在优化香港医疗机构进入大湾区内地城市的资格审批方面,可通过简化前置审批程序或设置“粤港澳大湾区跨区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审批”的方式便于香港先进医疗产业进入大湾区。构建90分钟“生活圈”到90分钟“健康圈”,为在内地居住或生活的港澳青年提供多样化的就医方式,旨在满足其不断扩大的公共卫生和医疗健康需求。另一方面,可通过医疗模式的认证和接轨与个人健康数据共享不断优化港澳青年在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就医方式与体验。根据香港医院管理局2018-2019年报,香港人口将由2018年的740万增至2043年的822万,香港正面临因人口增长与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因此粤港澳大湾区亦需面对香港外溢的医疗健康需求挑战。⑫
五、结语
香港青年作为香港社会的年轻一代,承担着塑造香港未来发展的重任,其重要性毋庸置疑,而其国民意识的培育,不仅关乎香港社会群体的道德素养与未来蓝图,还是保障“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社会基础。增强香港青年的国民意识工作,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不能亦难以依靠单一路径予以实现,其必然需要依赖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建构路径予以实现。在“港区国安法”的加持下,中央与特区政府将更加自信地落实宪法与基本法的规定,并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系统协调,不断增强香港青年国民意识,培育香港青年的民族自豪感,消除由于地理距离、历史传统等因素导致的心理界限与人心隔离。唯有如此,香港青年方能建立起对国家观念及民族精神的高度认同,香港才能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与内地同发展、共繁荣。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项目“增强港澳同胞国家意识的法律机制研究”(项目编号:GD21YTQ01)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何俊志,刘乐明:《全国人大代表的个体属性与履职状况关系研究》,《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②何荣宗:《回归后香港社会的精英结构》,《复旦政治学评论》2012年第1期。
③邹平学,冯泽华:《新时代港澳青年服兵役的统战价值研究》,《统一战线学研究》2018年第2期。
④佚名:《2016年香港经济增长1.9%》,2017年2月22日,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hkstock/marketalerts/2017-02-22/doc-ifyarrcf5385136.shtml#,2019年10月24日。
⑤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暨普查局:《澳门本地生产总值》,2019年8月24日,http://www.dsec.gov.mo/Statistic.aspx?NodeGuid=b35edb8a-ed5c-4fab-b741-c91b75add059,2020年10月24日。
⑥吴鹏:《香港推行国民教育的路径分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
⑦吴玉军:《论国家认同的基本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年第1期。
⑧姬文风:《通识存漏洞,教材渲毒素》,《文汇报》2019年8月21日,第A2版。
⑨《社会福利署署长在2015学生及青年义务工作嘉许礼致辞(只有中文)》,2015年3月21日https://www.swd.gov.hk/sc/textonly/site_pubpress/page_speeches/sub_speech2015d/,2020年2月10日。
⑩佚名:《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地道“港味”》,2014年3月21日,http://fashion.ifeng.com/travel/feiyi/detail_2014_03/21/35003063_0.shtml,2021年8月24日。
⑪刘慧,蒋波,刘洁妍,田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香港:非遗清单是香港重要的文化资源》,2016年12月14日,http://hm.people.com.cn/n1/2016/1214/c42272-28947656.html,2020年10月24日。
⑫香港医院管理局:《香港医院管理局年报2018-2019》第15页,2019年12月8日,https://www.ha.org.hk/visitor/ha_visitor_index.asp?Content_ID=253826,2021年9月8日。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1年12月号,总第28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