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高标准推进长三角一体化
http://www.CRNTT.com   2021-11-12 08:26:48


 
  都市圈建设优化空间布局

  主持人:从城市化走向都市圈化,再走向城市群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这个角度来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展如何?

  张学良(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都市圈是以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核心,以核心城市经济辐射的时间距离为半径,所形成的区域经济、社会、文化联系十分紧密的城镇化空间形态。进一步推动都市圈建设,对于优化长三角城镇化空间布局、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引领示范意义。

  都市圈建设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学理上看,城市群是多个经济社会联系相对密切的都市圈连绵所构成的城镇化空间形态,城市群的发展依赖于都市圈的形成。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国家或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建设都市圈,一定程度上可重塑长三角城市群的城镇化空间形态,形成多中心发展格局,以点带面、以面及群。实践上看,长三角城市群涉及三省一市,全领域、同水平地推动一体化发展操作难度较大,也不符合区域经济政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以小范围、相对精准、跨区域为主要特征的都市圈建设,更容易打破行政隶属藩篱。

  集聚是城市群发展的关键动力,与世界先发城市群相比,长三角还不够“聚”。2020年,长三角GDP和人口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8.1%和16.3%。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和北美五大湖城市群的土地面积之和与长三角基本相同,但早在2010年,这两大城市群的GDP和人口就已占据美国总体的49.6%和37.2%。进一步细分城市群的各类空间,都市圈是城市群人口集聚的主要载体。如果统一口径,将我国省会城市、直辖市、计划单列市、2010年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大城市及其周边区县视为都市圈,那么2000年至2015年,都市圈中心城市常住人口增加超过了1亿,外围区域常住人口增加了3500万。2000年至2020年,上海都市圈的人口增长了近2500万,相当于“再造”一个上海。因此,都市圈强大的人口吸纳能力,可为长三角更高质量发展提供空间集聚动能。

  都市圈建设是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抓手。大城市的溢出效应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市场机制,建设空间协同的都市圈,是有效缓解核心城市自身发展约束,增强核心城市辐射能力、带动周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长三角已经形成了“大树底下好乘凉”区域协同发展格局,经济实力越强的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也越强,下一步应在现有体制机制优势下深化都市圈建设。

  推进长三角都市圈建设,须兼顾示范与引领双重效应。

  明确战略导向促示范。坚持创新发展理念,率先在大都市圈内布局发展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高成长性产业,构建有利于制度和文化创新的体制机制。坚持协调发展理念,培育“AI+”“5G+”“创意+”“生态+”,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以数字技术为纽带促进不同区域横向融合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研究生态环境价值与经济发展价值转换机制,构建高端服务业、新型工业、生态农业与传统产业协调发展的绿色产业体系。坚持开放发展理念,推动教育开放,加快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特别是在联合教育研究、培养、师资招聘等方面有所突破。坚持共享发展理念,着力提升城市生活品质,优化营商和人居环境。

  优化功能布局谋引领。以大数据识别长三角城市群各都市圈重点区域与功能承载,在合理定位城市功能的基础上,促进都市圈产业关联发展,形成科学合理的区域协作体系,充分激发跨区域合作“1+1>2”的效应。推动上海、杭州、南京、合肥、宁波等中心城市巩固既有核心功能,拓展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开放枢纽门户等新型核心功能,同时对核心功能的非关键环节与非核心功能的非基础部分予以适当疏解。推动毗邻城市有序承接大城市的功能疏解,引导优秀开发主体、优质项目主体入驻都市圈,强化功能型重大项目落地。

  打造“交通—产业—人口—生态—公共服务”五位一体的都市圈建设框架,紧抓项目落实。交通方面,推进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建设,打通地区间“断头路”,塑造都市圈联动发展新支撑。产业方面,绘制产业链基础资源图和产业链断链风险图,出台产业合作清单、建议清单和揭榜清单,形成空间产业分工新格局。人口方面,推进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放宽都市圈人才落户条件,建立良性人才流动新氛围。生态方面,建设都市圈资源环境预警系统,出台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联合执法办法,构建综合承载力提升新机制。公共服务方面,提高中心城市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加快跨区域医疗、教育、养老、文化等多方面基础设施建设,满足新时代老百姓新需求。

  创新体制机制让改革任务集中落地

  主持人:长三角实现高水平一体化还有哪些体制机制需要完善?

  张兆安(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关键在于体制机制创新,应紧紧围绕一体化的主要内涵,以制度构建和体制机制一体化为主线引领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第一,创新生态保护一体化体制机制。以河流为例,一条河流对于上、中、下游城市的功能意义不尽一致,可能是饮水的取水口,可能是污水的排污口,这也造成不同城市对同一条河流环保的要求不一致。目前,长三角开始实行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治,在部分区域内创新试点,逐步探索形成生态治理“3+1”模式,即实行生态环境标准、环境监测监控体系、环境监管执法的“三统一”制度,同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推动跨部门、跨区域协调机制不断完善。下一步,应该在水、气、土壤等各个领域,在更大区域范围内,全面推行这种做法。

  第二,创新基础设施一体化体制机制。打造综合化、网络化、多样化、便捷化的交通体系。目前,长三角已经打通了数十条“断头路”,开通了数十条省际毗邻公交线路,建成并运行了全国第一条跨省轨道交通。未来,还要加强港口群合作,优化航空运输网络,在数字化基础设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领域探索共建共享。

  第三,创新市场建设一体化体制机制。长三角区域布局一体化市场建设,要统一市场规则、信用治理、市场监管。同时,发挥各城市特色和优势,形成区域化的市场网络,尤其注重建立统一的金融、信息、人才、技术、产权等要素市场,这需要进一步打破区域门槛、构建互认机制。

  第四,创新产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各城市依据不同发展阶段和功能层次选择支柱和特色产业,推动不同规模、类型城市产业分工与协作,塑造具有区域整体竞争力的产业链供应链。建议由各城市联手共同建设长三角产业发展合作区,设立长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并在一些重要领域建立产业发展联盟。

  第五,创新城市体系一体化体制机制。城市空间布局科学合理,一体化才能变成现实。长三角要联手构建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不同等级规模的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区域集合体,形成高度发达的分工协作关系。同时,要构建长三角区域一小时、二小时及三小时经济圈,形成长三角大都市圈的核心区、大都市区、大都市扩张区及大都市连绵带等圈层。此外,长三角要加强城市体系与城市布局规划,搭建错落有致的框架体系,协调好大都市、中小城市、城镇发展,也要兼顾农村城镇化及乡村振兴进程。

  第六,创新制度架构一体化的体制机制。目前,长三角地区已经形成了以主要领导座谈会、长三角合作与发展联席会议、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长三角市长联席会议等构成的协商协调机制,合作成果不断显现,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税收协同执法、通关一体化、交通卡异地通用、医保异地即时结算等政策难题相继破解。下一步,应该把着力点放在推进长三角政务服务跨省“一网通办”、社会治理跨省“一网通管”,这两张跨省的网络建立起来了,一系列新的制度架构便会随之形成。

  对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来说,跨区域实现体制机制乃至政策措施一体化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要充分发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先锋作用,让改革任务在示范区集中落地、率先突破、系统集成,特别要推动规划管理、生态保护、土地管理、项目管理、要素流动、财税分享、公共服务政策、公共信用八个方面深化改革,形成共同行为准则,让示范区成为跨区域制度创新和政策突破的“样板间”。

  来源:经济日报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