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香港11月2日电/星岛日报今天社论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昨天在英国格拉斯哥揭幕,与会者力争达成更进取的减排行动,但外界对此不感乐观,因各国为自身利益进行角力,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持续向中国施压,但口惠而实不至,而以中国和印度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却担心作出太进取的承诺,会冲击经济,反而要求富国要言行一致,在履行资金援助之余,更要进行技术转移。倘若富国依然只站在道德高地指手划脚,却没采取实质行动,减排只沦为空谈。
在峰会召开前,东道主英国首相约翰逊警告,若谈判失败,整个气候行动都会失败,全盘皆输,未来世代子孙将面临饥饿、冲突和大规模迁徙风险。
今年美国西岸经历旱灾,中国郑州发生千年一遇水灾,德国和比利时遭世纪洪涝蹂躏,令大家都明白到气候暖化所带来的特大天灾变得更频仍,破坏力更大,须尽快加力减排,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摄氏一点五度内。刚结束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虽就此达成共识,但未有就零碳排放期限设具体目标,故外界对气候峰会谈出成果不存厚望,皆因各国多以自身利益出发,未必愿意将减排放在首位,令峰会成了角力场。
首先,中美作为全球两大碳排放国,峰会不但成了两国博弈新战场,更代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争。美国总统拜登在G20峰会结束后,抱怨中国和俄罗斯没作出更进取减排承诺,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却重申坚持二〇三〇年碳达峰,二〇六〇年碳中和的目标不变,背后涉及经济承受力。
对美欧等富国来说,能源转型对其经济冲击最小,自然可以站在道德高地,提出更进取的减排目标,但对中国和印度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却是另一回事,他们以生产作为经济增长动力,对煤炭发电需求殷切,近月能源荒被逼限电,令中印等都吃不消,更遑论要大幅和提前减少用煤发电,对经济冲击相当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