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0月22日电/在今年前三季度经济、金融数据基本披露完毕后,市场产生了一个疑问:在三季度GDP同比增速“破5”之后,货币政策该如何继续贯彻“稳健”的基本原则?
证券日报发表评论员阎岳文章分析,探讨这个问题需要先厘清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基本匹配。基本匹配是今年宏观调控对货币供应量、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和名义经济增速三者之间关系的界定。
9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8.3%,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社会融资规模余额同比增长10%,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9%,环比增长0.2%。
6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8.6%,比上月末高0.3个百分点。社会融资规模余额同比增长11%,与上月末持平。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9%,环比增长1.3%
3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9.4%,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均低0.7个百分点,社会融资规模余额同比增长12.3%,增速比上年同期高0.8个百分点。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8.3%。
上面三组数据是对“基本匹配”的诠释。央行的判断是“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既然符合既定政策目标,当前的货币政策格局就有必要保持相对稳定,局部微调政策则会更加强调精准施策。
第二个关键词是房地产金融。央行强调“保持房地产信贷平稳有序投放”,平息了此前房地产金融出现的一丝混乱,但金融机构调整信贷投放需要一定的时间,更需要在风险和收益之间做出选择。
个人住房贷款方面,有涨有落,与同期商品住宅销售金额基本匹配。从金融机构的角度考量,则是对房地产行业风险偏好的下降。央行认为,部分金融机构对政策存在误解,“红档”房企原本应该得到合理支持的新开工项目得不到贷款,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些企业资金链紧绷。
有鉴于此,今后一段时期内,指导主要银行准确把握和执行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将成为央行和银保监会的一项重要工作。
第三个关键词是降准预期。7月15日的降准,虽然是普降,但指向的是小微企业。大水漫灌式的货币操作早已被央行摒弃,而再贷款、再贴现、中期借贷便利、常备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政策工具在精准度上要优于降准,也是近几年来央行青睐的流动性调控工具。
后续降准会不会来、何时来,取决于宏观经济走势和中观、微观经济的需要,但可以肯定的是,实现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目标需要变相降准(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降准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如大额公开市场操作等)甚至定向降准的支持。
文章指出,因时而动,因势而动,审时度势,精准滴灌,这是三季度GDP增速“破5”之后货币政策的必然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