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网评:大破大立新魄力 兴港利民新举措
http://www.CRNTT.com   2021-10-12 11:43:27


  中评社北京10月12日电/网评:大破大立新魄力 兴港利民新举措

  来源:大公报 作者:吴志斌

  特首林郑月娥日前发表本届政府任内最后一份施政报告。编写施政报告时,行政长官亲自主持了40场线上线下的咨询会、出席直播、走进校园,接触逾3500名来自不同界别的市民。可以说,这是一份“有硬气,有底气,有朝气”的施政报告。

  推展23条立法维护国安

  “黑暴”暴露出香港维护国家的巨大漏洞,中央颁布实施香港国安法,推动香港由乱及治。新冠肺炎疫情又使香港不得不从对外经济金融模式的传统依靠里走出来,更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民生上,香港都经历着史无前例的大变局、大转折、大起伏。这份施政报告,既是对香港混乱历史的一次总结,也对香港在建设自己的道路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这是一份有“大破大立”之心气的施政报告,这主要体现在特首积极推展基本法第23条的本地立法工作的表态上。无可否认,23条立法曾有一段时间经成为了香港社会的“敏感词”,也一度成为了特区政府不敢涉及的“禁区”。但特首在这份施政报告就明确表示,会积极推展23条的本地立法工作,保安局局长正参考过往的研究和资料、香港国安法的执行经验及法庭相关裁决,根据香港实际情况,制订有效和务实的方案和条文,幷拟备有效的宣传计划,不让反中乱港分子有机可乘,蛊惑人心。

  这充分体现了治港者敢于作为、勇于担当的新格局和新作风。正如笔者此前接受采访所指出的,这一份的施政报告最大的特点就是在23条立法方面,特区政府的态度出现了从含混模糊到明确坚定;从被动摇摆到主动敢为的变化,“这充分说明香港国安法的‘利剑’,完善选举制度的‘坚盾’正在有效地为香港由乱及治提供了制度保障,特首的自信亦源于对‘一国两制’下爱国者治港的制度信心。”<nextpage>

  其次,这是一份有“兴港利民”之决心的报告,这主要体现在计划增加房屋及土地供应的表态上。今年7月,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指出,希望特区政府每年做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才能让市民感到幸福”,这些能触能见的事情就是关乎民众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问题。

  常言道:“香港居,大不易。”作为房价居世界之冠的香港,其贫富差距最大的体现就在房屋问题上。全港有近20万人居住在狭窄逼仄、环境恶劣的㓥房、“笼屋”。据房委会8月公布的数据显示,一般公屋申请的平均轮候时间约为5.8年,创22年新高。

  下定决心谋划香港的未来

  香港的房屋问题为什么这么难解决,而政府的举措和政策又为何如此举步维艰,成效甚微。除在客观上与香港山多平地少的地理环境有一定关系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历史性结构的问题,这是直接关系到香港经济和既得利益者的博弈。故此,香港土地和房屋要改革,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也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气魄,要把民生改革作为一把利刃,插入问题的核心,也要成为剖析自身政策不足,角色定位模糊的明剑。

  “支撑着我排除万难的动力,来自中央永远是特区坚强后盾的谆谆嘱咐、我在就职时承诺为香港市民一直护航的不变初心和家人的无限信任及默默支持。”作为本届特区政府任内最后一份施政报告,林郑月娥在报告的结尾处真情流露、哽咽流泪,亦令人唏嘘感慨,把香港当成自己的家,才能有真心的热爱与维护。

  回顾过去数年“最艰难”的历程,本届特区政府的施政实属不易。而在现届政府任期接近尾声之际,林郑月娥依旧是主动作为,在政府架构和政策框架的方面,提出了大幅度的拆分重组方案,为下届政府的施政打下坚实的基础。正如政务司司长李家超所言,这份施政报告“以高瞻远瞩的眼光和砥砺奋进的决心谋划香港未来”是对“爱国者治港”给出了一次清楚的应答。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