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从安克雷奇到苏黎世 中美关系的坚冰悄悄融化
http://www.CRNTT.com   2021-10-08 16:50:27


 

  笔者注意到,中方新闻稿中有两点让人印象深刻。第一,中方反对以“竞争”来定义中美关系;第二,双方同意采取行动……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轨道。拜登执政以来,对华提出了所谓“竞争、合作、对抗”的三分法,即3C政策。事实已经证明,过于强调中美竞争面,必然恶化合作环境,“即绿洲很容易被沙漠所覆盖”,美国强调的“竞争”往往是恶性的,从对华为公司的打压中可见一斑。美方多次表明,希望中美双方管控竞争,建立“护栏”,可见美方也意识到竞争的不可控性。从竞争到冲突,只有一步之遥,虽然竞争并不必然导致冲突,但无疑增加了冲突的概率,尤其是美方在涉台领域走边缘的政策,大大增加了中美之间的误判风险,很容易导致擦枪走火。正像1999年的“炸馆事件”和2001年的“撞机事件”,如果没有当时两国关系的合作面这个大局,很难想像中美关系会引向何方。

  舆论注意到,今年国庆期间,美国务卿布林肯在国务院网站上发表声明,祝贺中国人民国庆节快乐。虽然这有点例行公事的味道,但相较于去年,美方的贺词多了“美国寻求与中国合作,以解决我们共同面临的挑战”这句话,显然有意提高了合作的调门。此次苏黎世会晤,中美双方就广泛的跨国性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再一次证明,中国主张中美合作的重要性和正确性。看来,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不仅是中国的哲学,也应是美国人该有的智慧。

  从拜登联大发言降低对华攻击调门、承诺不搞新冷战,到晚舟顺利归航,美方总算将言辞付诸于局部行动,尽管这些行动被许多专家解读为“战术性和策略性的”,但不管怎么说,这是拜登政府迈出的重要一步,还是值得中方玩味并做出积极的回应。

  中美作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国,双方之间的互动总是牵动着世界的神经。而中美之间在第三地会晤本身就是关系不太正常的表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双边关系伤得不轻。此次会晤的另一个成果是,“双方同意就重要问题保持经常性对话和沟通”,由此判断,接下来双方在各自首都进行对口部门的会谈或水到渠成。美国财政部长、商务部长、贸易代表的日程也将会被媒体所关注。既然中美之间在阿拉斯加的交锋是融化两国坚冰的开始,相信中美苏黎世会晤的成果也不会马上被瑞士的冬雪所覆盖。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