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0月6日电/据大公网报道,团结香港基金早前一份报告指出,香港多所大学的生物科技基础研究蜚声国际,成功转化落地的研究成果亦与日俱增。港科院院长徐立之表示,香港生物科技领域的发展刚开始,须在软硬件配套上做足功夫,需与其他工程技术、人文学科幷行而上,才能真正立于世界舞台,贡献国家所需。
徐立之于上世纪80年代,首先确定囊状纤维症的致病基因在第七条染色体上,继而用了七年时间,找到第七条染色体的病变基因,找出致病的根源,开启基因医学之门。他忆述,当年做研究时,有些实验没有合适的仪器,只能人手完成,例如PCR检测,需进行高低温轮换,将微弱的DNA信息排序得出,这是人工将样本在高低温环境下反复轮换。
港具构建生物科技中心基础
“那时候做一次这样的实验用时很长,做30次就要将一个分子,反复做2的30次方这么多次,我的一个博士后就是这样做的。”徐立之说,现时病毒检测就是利用这个方法,换成机器做,“但没有我们这些先驱者,也就没有现在检测病毒的仪器出现。所以生物科技的发展和其他技术是幷驱而上的,需要有工程师设计仪器、有人愿意投资仪器,才能促成现时的发展。”
徐立之认为,香港具备构建生物科技中心的基础,但仍有多方配套需要完备,幷与世界接轨。他表示,除了硬件上需要精进外,生物科技还需与人文学科保持紧密合作。他以基因编辑为例忆述,三年前贺建奎“基因编辑婴儿”案弄得满城风雨,事实上根据国外做基因编辑研究的经验,科学家、做实验的人会与法律、人文社会学科有密切沟通,讨论是否可行、是否值得做,是基础科学需要的成分。<nextpage>
政府或大学牵头国际学术交流
他又举例,当年找到致病基因,第一时间就要做基因测试,检查胚胎在母体时会否得病,“但如果有(得病)是否需要堕胎呢?这就不是我们实验原来的目的,研究性别的人,原意也不是希望女婴被堕胎,因此研究这种实验或应用的科学家,要经常与人文学科保持沟通。”
与本地跨学科学者沟通之余,徐立之说,香港学者始终有限,接触的个案亦有限,因此更需要与世界接轨,由学者、大学甚至政府牵头进行国际级大型学术研究讨论,互相分享彼此的经验。“这些讨论虽然没有经济价值,但都是很重要的事情。科学不只是科学家应该关心的,一般市民也应该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