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9月21日电/9月10日,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正式启动。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在启动仪式上表示,“跨境理财通”试点为大湾区内地及港澳居民个人跨境投资开辟了新的通道,将进一步推动内地与港澳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提升我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水平。今年以来,一系列区域先行先试的金融开放政策出台或落地,我国金融开放正加速向高水平迈进。
人民币跨境便利先行先试
近期,区域先行先试的金融开放政策持续推出。外汇市场方面,比如《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提到,支持在合作区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鼓励和支持境内外投资者在跨境创业投资及相关投资贸易中使用人民币,并创新跨境金融管理等。《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则强调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开展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试点,为市场主体提供优质、安全、高效的银行账户服务等。
再比如,《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提出,推进人民币可自由使用,将在重点领域、重点主体内实现人民币跨境使用重点突破。《关于贯彻落实金融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意见的实施方案》提到,将积极开展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允许海南自由贸易港内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按照余额管理模式自由汇出、汇入资金。同时,也将积极开展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试点,允许取得QDLP试点资格的企业开展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对外股权投资、证券投资等投资活动。
在业内人士看来,不同区域的举措虽然有不同特点,但是也有共性特征和一致目标。“这些措施都增加了人民币跨境使用范畴,从微观上看,让企业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多的资产配置机会;从宏观上看,有利于促进人民币国际化,通过便利人民币跨境结算,增加境外投资者配置人民币资产渠道,进一步拓展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度和广度。”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副院长赵庆明表示。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认为,在不同开放区域实施的外汇市场开放政策,结合区域特点进行了针对性的政策设计,有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有鼓励跨境创业投资的,有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等等。虽然侧重点和具体举措不同,但都是通过改革创新来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让跨境贸易投融资更加便利。
外汇市场供求更加均衡
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期召开的下半年外汇管理工作电视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外汇管理部门进一步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促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具体来看包括推进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提升个人用汇便利化水平,支持贸易新业态健康发展,开展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丰富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应用场景等。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从主要指标表现看,银行结售汇和非银行部门涉外收支均呈现顺差,规模分别为98亿美元、183亿美元,均低于上半年月均水平,表明外汇收支及外汇供求更加均衡。今年1月至7月,外汇市场累计成交133.95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0.70万亿美元)。
“外汇市场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和金融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外汇市场对外开放有助于为跨境贸易、投融资提供便利化,促进国际资源要素更有效率配置,推动国内经济、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同时,通过推动外汇市场对外开放,促进外汇市场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光大银行分析师周茂华认为,从趋势看,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外汇市场随之稳步有序对外开放,但开放节奏、重点因各区域金融条件和开放环境而有所不同。
娄飞鹏则表示,近年来,围绕外汇市场开放,我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外汇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八位,境内机构参与程度上升,外汇市场产品更加丰富,基础设施更加完善,风险管理更加健全。全球外汇市场虽然发展的历史相对较短,但已经成为交易量最大的金融市场,未来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持续推进和我国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推进,外汇市场将获得更好的发展,产品更加丰富,参与主体更加多元。
|